[发明专利]垂直导热封装结构的IC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1211.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广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73;H01L23/3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闵行区闵北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导热 封装 结构 ic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集成电路)元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垂直导热封装 结构的IC元件。
背景技术
IC芯片经过封装,就成为元件,可以焊接在PCB(Printedcircuitboard, 印制电路板)上使用。现在一般采用的封装结构是SOP(smallOut-LinePackage, 小外形封装)。先用金属材料加工制成电极引脚;然后把IC芯片通过银胶绑定 在电极引脚上,并焊好电连接线;接着进行模压工艺,用热塑性环氧树脂将电 极引脚中包含IC芯片的部分包裹成型,再将电极引脚切开分离,形成元件; 整个过程叫封装。
SOP封装结构的IC元件在使用功率和环境上都有较为严重的缺陷,如在 空间比较小而且散热条件不足的照明光源中,例如是A60球泡灯,整灯功率 一般小于5W,而且对外壳的散热要求很高,一般要求IC元件的外部环境的 温度不能超过50℃。事实上,现在的球泡灯外壳尽量不考虑采用散热较好的 金属结构,而是采用以金属为框架且外部包裹塑胶的复合结构,使得防触电的 安全性有保障,而且成本大大降低,但是散热条件变差了,因此,SOP封装 结构的IC元件无法适用到此类照明光源中。
此外,现在的IC元件大多采用SOP方式封装,该封装结构的元件(热阻* 面积)高达20K*mm2/W以上,限制了IC元件的应用领域,一是小体积的灯不 能用,因为散热条件不够;二是超过5W的灯不能用,因为IC元件的发热量 太大;三是因为IC元件的耗散功率同输入电压有关,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市 电电压变化范围很大,使得IC元件的耗散功率太大,无法正常工作。现有SOP 封装技术不适合用于线性驱动IC元件,因为该封装结构使得IC元件热阻高 (50-100K/W0.5mm2裸芯)而且体积大,而这种IC裸芯的特点就是体积小 而且耗散功率大,一般面积只有0.5-1.0mm2,厚度不超过0.5mm,而耗散功 率可以高到2-4W。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垂直导热封装结构的IC元件,可 以减小IC元件的热阻,适用于更小体积更高功率的应用场合,增加IC芯片可 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制作工艺简单。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垂直导热封装结构的IC元件可以用于线性恒流驱动 IC芯片封装形成元件,线性恒流驱动IC元件适用于更小体积更高功率的灯, 在IC元件耗散功率较大情况下灯仍能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垂直导热封装结构的IC元件,包括: 一具有一凹槽的塑框;一固定到所述凹槽的底面的导热基板;至少一安装到所 述导热基板上的IC芯片;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将所述IC芯片和所述 塑框的位于凹槽之外的电极触点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塑框的凹槽 内的胶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到所述凹槽的底面的导 电片;连接所述IC芯片的电极触点和所述导电片的电极触点的连接导线;及 从所述导电片引出并连接到所述塑框的电极触点的引出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片为铜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热基板包括固定到所述凹槽的底面的铜 片及覆设在所述铜片上的银膜;所述IC芯片通过银胶安装到所述导热基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片为纯铜或铜的合金,铜片的厚度范围 为0.1-0.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银胶为合金化的银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部的基材为热固性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部的基材为环氧树脂或硅树脂或硅树脂 杂化的耐高温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IC芯片为线性恒流驱动IC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IC元件的热阻范围为2-10K*mm2/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广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卓广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