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1832.X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丰涛;齐连超;方志鸿;黄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密实 水泥 稳定 碎石 基层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水泥路面结构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设计方法基本上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所依托的道路等级低、交通车辆荷载小、运行速度慢、施工技术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急需进行升级改造。
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及路网路况等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逐渐升级及路网路况的不断改善,为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总体环境,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资流动的增长,从而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般的公路结构不能更好的进行运输,有些公路结构性能差,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损坏情况非常严重,修复起来也比较复杂,既不利于修筑成本的节约,又影响了正常的公路运输,另外在防滑性能上也有所欠缺。
现在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其城市道路也在不断的发展建设中,而城市道路下的过路管也是该城市的重点工程,由于现代物质的提高,汽车的普及,城市道路上的汽车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了汽车对城市道路的压迫,从而对过路管的压迫,致使过路管出现损坏,而需要对其进行修缮,而该种工程耗时较长,且对现代交通造成更加拥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耐用、能够承受更大载荷的路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承受更大载荷的、更耐用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包括:
中粗砂砾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其铺设于所述中粗砂砾层上;
中间结构,其铺设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且所述中间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中间层,每个中间层包括在同一平面上间隔铺设的多个水泥稳定碎石区域和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区域,且任意的两个相邻中间层之间的水泥稳定碎石区域彼此错开,任意的两个相邻中间层之间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区域彼此错开,在每个水泥稳定碎石区域的内部铺设有一个钢筋网片;以及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其铺设于所述中间结构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中,属于同一中间层的任意两个相邻钢筋网片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钢筋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中,所述中间结构的厚度为40cm,且多个中间层的厚度从下向上依次为20cm、13cm和7cm,所述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中,每个中间层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区域和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区域的形状均为正方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中,在所述中粗砂砾层内部埋设有管路。
优选的是,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中,所述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方还铺设有大空隙水泥混凝土面层。
本发明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设计了多层结构,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上铺设中间结构,中间结构又包括多个中间层,每个中间层包括在用一平面上间隔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区域和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区域,并且任意两个相邻中间层之间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区域彼此错开,再在每个水泥稳定碎石区域的内部铺设一个钢筋网片,从而提高了路面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增强其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的中间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