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FC的病人身份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1846.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然;陈富琴;蒋小梅;杨冰;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fc 病人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FC的能够实现病人身份识别以及 医疗过程记录的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病人身份识别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 的治疗用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病人身份识别贯穿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将患者与医院的 诊疗、护理及服务环节联系起来,是进行安全医疗护理的前提和保障。现有的病人身份标 识技术通过结合医院信息技术采用如标识腕带、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方 法即通过比对腕带信息、原始数据记录和问答确认的方式的方法来识别病人身份。
病人标识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贯穿整个医疗活动,将病人与医院的治疗 以及服务活动联系起来。标识腕带是目前各级医院进行病人身份标识的一种普遍做法,将 标有病人基本信息的标识带系在病人手腕上,能有效保证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准确识 别;基于条形码技术的病人身份识别方法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本质上属于腕带方法,通 过将病人的信息通过条形码打印设备打印在标识腕带上,并置于病人手腕处,在进行医疗 活动前,通过条形码扫描器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病人信息,以实现病人从入院、治疗到 出院全过程的身份识别;专利CN202306556U,CN202257622U采用一次性RFID电子标 签佩戴于病人手腕,RFID标签内纪录病人相关信息,同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或者固定 式RFID读取装置获取病人信息,相较于识别腕带,RFID电子标签变被动识别为主动识别, 提升了识别的效率。
新的病人标识方法的应用与传统的识别方法相比,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能有效地避免医护人员的疏忽和病人自己意识模糊或吐词不清引起的识别错误,可以有效 防止事故、错误发生,保障治疗安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目前的病人身份识别电 子标签是一次性使用,相较于腕带、提高了病人看病成本,且使用过后带来了大量的电子 垃圾;2.目前的病人身份识别电子标签使用RFID技术,只能由读卡器向RFID电子标签进 行单向数据通信,并不能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且能耗较高,限制其应用范围;3.识别腕 带和条形码标签(一维码或二维码)的存储信息有限(如存储病人的指纹信息空间就显得 局限),只能一次性写入,一般只能标识病人的基本信息,不能添加和存储病人在后续治疗 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如病人的指纹信息,是否做过某项检查),且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受 到血液污染、或磨损等情况时,条形码便不能辨读而失去识别作用。由于现有的病人身份 标识技术存在着以上诸多不足,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和改进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病人身份识别、医疗过程记 录以及医疗费用支付功能的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NFC的病人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病人身份及其医疗相关信息的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包括NFC电子标签和条形码 标签,所述NFC电子标签的芯片上还连接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为断电非易失性可擦写存 储器;
用于读取和改写所述电子标签上的存储信息的手持终端,手持终端与所述NFC电子标 签之间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用于接收所述手持终端所读取的存储信息,并对该存储信息进行识别反馈和存储的后 台服务器。
所述手持终端包括分别用于读取所述NFC电子标签信息和条形码标签信息的NFC模块 和条形码模块,用于将所述NFC模块和条形码模块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无线传输至服务 器的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识别结果的第一信息接收模块,以及用于显示 所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服务器反馈的识别结果的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于打印所述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打印模块,用于接收所 述手持终端第一传输模块所传送的电子标签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存储接收的所 述电子标签信息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为断电非易失性可擦写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病人相关信息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预先存储的病人信息进行对 比识别的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的结果无线传送至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的 第二传输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的安全传输装置硬件
- 下一篇:一种判断智能家居设备是否通电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