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610.X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全兰姬;柏旸;龚龙龙;林建军;李斌;杜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4 | 分类号: | B63B17/04;H01Q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栏杆 天线 基座 一体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舶,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船厂的天线支架多为独立基座形式,与船舶栏杆相互分离。这样的支架形式存在重量大、焊点多、工期长的缺点,同时船装的舾装件安装占据在船体结构硬挡上,而按照以往独立式的天线基座只能安装在船体软档上,再用加强复板加强其强度,另外在船舶运行过程中,独立的基座形式自身振动大,占地多,美观性差。
由于上述天线支架与船舶栏杆分离式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有船厂曾经通过在天线基座上加烧一根圆管连接至周边栏杆上的做法加以克服。虽然这种天线基座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天线基座在船舶运行过程中的自身振动,但是烧焊点更多,总重更大,美观性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分离式天线的船体其烧焊点更多,总重更大,美观性也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包括船舶栏杆和天线基座,所述船舶栏杆包括横向的高位杆、中位杆以及低位杆,所述高位杆、所述中位杆以及所述低位杆依次分别平行且有间隔地排列;
所述天线基座包括用于穿设电缆的空心的天线支柱,其特点在于,至少两组所述船舶栏杆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柱的两侧,且两组所述船舶栏杆与所述天线支柱固定连接;
所述天线支柱的底部固接于船舶甲板面。
本发明通过将所述船舶栏杆沿水平方向分别与天线支柱连接,实现了船舶栏杆与天线支柱的组合,同时,又取消了该位置原来必须设置的纵向栏杆支柱,从而使得整个船体总重轻、焊点少、施工工期短、强度高、振动小而且美观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所述天线基座还包括一栏杆斜撑,所述栏杆斜撑的上端固接于所述高位杆与所述天线支柱的连接处,所述栏杆斜撑的下端固接于船舶甲板面。
优选地,所述栏杆斜撑的上端固接于所述中位杆与所述天线支柱的连接处。
采用栏杆斜撑烧焊于栏杆支柱的高位杆、抑或中位杆处并与船舶甲板面相互焊接,起到减小振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还包括多组所述船舶栏杆和多根所述天线支柱,每两组所述船舶栏杆分别垂直设置于每根所述天线支柱的两侧。采用该结构便于所述天线支柱与船舶的不同位置进行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包括三组所述船舶栏杆和两根所述天线支柱,所述船舶栏杆与两根所述天线支柱呈工字形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天线支柱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以及一套筒,所述第一支柱卡设于所述第二支柱中,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柱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天线支柱的底部固接一用于加固与船舶甲板面接触面的复板,所述复板与船舶甲板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将原本独立的天线基座和船舶栏杆组成一体,该结构完成了原来两个专业的功能,节省了电气舾装件材料,减少了施工中的烧焊工时;
2、本发明的所述天线基座亦可布置在船体强档处,最适合与集装箱船罗经甲板上所拥有的十几种各类天线相匹配。
3、本发明的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其船体总重轻、焊点少、施工工期短、强度高、振动小而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天线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船舶栏杆10
高位杆11
中位杆12
低位杆13
天线基座20
天线支柱21
第一支柱22
第二支柱23
套筒24
栏杆斜撑25
复板30
填料函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船舶栏杆与天线基座一体化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塑游艇的水下观光室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船舶结构检验的便携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