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态二次重构的超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3007.3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春;吕俊复;杨海瑞;岳光溪;刘爱成;张勇军;赵晓星;杜青如;郭学茂;贺辉宝;范彦军;成志建;霍续林;李军;孙美枝;李卫波;马升;王超;牛建斌;郝建仁;白昌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14 | 分类号: | F23C10/14;F23C10/28;F23C10/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08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排放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环保系统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流态二次重 构的超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目前的技术路线基本是成熟设备的简单叠加与集成,包括 产生污染源的锅炉、各种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锅炉岛没有真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更 新换代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原始排放,更没有为污染物的脱除提供良好的化学反应条件, 环保岛没有与锅炉岛充分融合互动,只是被动应对锅炉岛排出的各种烟气污染物,脱硫 脱硝设备通过不断增加喷淋层和催化剂层数提高脱除效率,烟尘排放通过再增加湿电除 尘器来保证。随着排放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岛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链条越拉越长, 投资及运行成本越来越高,用户不堪重负。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技术创新,超低排放的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大打折扣,并且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的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基本是成熟设备的简单叠加与集成的 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流态二次重构的超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流态二次重构的超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它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 炉膛、与炉膛烟气出口连通的分离器、将分离器料腿和炉膛连通的返料器、分布在炉膛 前后墙上的二次风管和SNCR烟气脱硝系统,所述SNCR烟气脱硝系统由氨水卸载与存储 系统、氨水和稀释水输送系统、混合分配系统和喷射系统组成,其中:它还包括入口阀 组、炉内石灰石脱硫输送系统、炉内石灰石脱硫储仓系统、增湿喷枪、循环流化床脱硫 塔系统、布袋除尘器和返料设施,所述入口阀组的输出端与二次风管内的喷嘴连接,入 口阀组的输入端与炉内石灰石脱硫输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炉内石灰石脱硫储仓系统的 储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炉内石灰石脱硫输送系统的缓存仓的主入料口连接,炉内石灰 石脱硫储仓系统的库顶收尘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路与炉内石灰石脱硫输送系统的缓存仓 的副入料口连接,增湿喷枪设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道出口内,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系 统的烟气入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道出口连接,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系统的烟气出口与 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入口连接,返料设施将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与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系统 的返料口连通。
本发明所述分离器是进口烟道下倾、中心筒偏心的绝热旋风分离器,且其并列设置 在炉膛的烟气出口区域,所述绝热旋风分离器还设有工作温度控制系统。
所述返料器设有工作温度控制系统,且返料器的返料风采用高压冷风,由小风帽送 入,并在入口风管母管上装设置流量计和压力计。
所述分离器和返料器均由外壳和里衬组成,里衬为三层结构的耐火材料,且里衬由 外到内分别为高强度耐磨浇注料、轻质浇注料和轻质保温砖。
所述二次风管内的喷嘴设在炉膛的下部。
所述入口阀组由膨胀节和阀门组成,且膨胀节设在阀门的输入端。
所述炉内石灰石脱硫输送系统由罗茨风机、混合器和缓存仓组成,混合器的一个入 口与罗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混合器的另一个入口与缓存仓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炉内石灰石脱硫储仓系统由流化风机、电加热器、储仓和库顶收尘器组成,流 化风机通过电加热器与储仓的进风口连接,库顶收尘器设在储仓顶部的开口上。
所述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系统包括烟气入口、文丘里喷嘴、工艺水喷嘴、返料口、脱 硫塔本体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的出口与文丘里喷嘴的入口连接,文丘里喷嘴的出口与 脱硫塔本体的入口连接,烟气出口设在脱硫塔本体的顶部,工艺水喷嘴和返料口设在脱 硫塔本体的底部。
所述返料设施由空气输送斜槽、气化风机和电加热器组成,空气输送斜槽的入料口与布 袋除尘器的出料口连接,空气输送斜槽的出料口与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系统的返料口连接,气 化风机通过电加热器与空气输送斜槽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氨水卸载与储存系统由氨水罐车、氨水卸料泵装置和氨水储罐构成。
所述氨水和稀释水输送系统由除盐水、氨水计量泵装置和稀释水计量泵装置构成。
所述混合分配系统由静态混合器和还原剂分配器构成。
所述喷射系统由设置在分离器入口区域、分布到整个烟道截面、连接压缩空气源的喷射 头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