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056.7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涂健;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锂离子电池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微胶囊的制备,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部分和囊壳部分,所述囊芯部分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所述囊芯部分为锂离子电池用成膜添加剂,所述成膜添加剂包括正极成膜添加剂和负极成膜添加剂,将所述正极成膜添加剂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正极微胶囊,将负极成膜添加剂包裹于所述囊壳部分的内部形成负极微胶囊;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正极微胶囊和负极微胶囊分别混入至正极和负极材料中,均匀混合后制成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烘干后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使用;
第四步,将第三步的正极/负极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
第五步,将第四步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化成,此过程中通过挤压、加热及电化学的作用,使得微胶囊破裂从而释放出正极成膜添加剂和负极成膜添加剂,最后正极成膜添加剂和负极成膜添加剂会分别作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成膜添加剂为LiDFOB和TMBX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为PS、VC、LiBOB,TPFPB和Li2CO3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壳部分选用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为明胶、果胶、琼脂、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和马来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壳部分选用含有两种以上多官能团的单体,所述单体为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采用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物理法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化学法包括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液中硬化成膜法、相分离法、干燥浴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法包括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结构为单核球型、多核球型、复合球型和双层壁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0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