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O2@ox‑GQDs纳米光电FLS细胞传感器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215.3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庞雪辉;刘城;胡丽华;张勇;马洪敏;范大伟;吴丹;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1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o sub ox gqds 纳米 光电 fls 细胞 传感器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ox-GQDs纳米光电FLS细胞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该传感器用于的生物组织FLS细胞的检测,属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企业参与科技创新,与科技界联手,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共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验证和完善实验室科研成果,并为我国生命科学的深化研究,积聚巨量数据库和大群体样本库,搭建新的技术平台和支撑系统。鉴于此,本专利将利用TiO2@ox-GQDs纳米复合材料的信号放大作用,利用体系中光致电信号的强度变化来对真实生物FLS细胞经培养后抽提的FLS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所研制的光电生物传感器进一步推广到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等优点,而且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大大克服了目前FLS细胞检测方法局限于纯生物领域的弊端,有效拓展了FLS细胞检测方法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对FLS细胞的生物特异亲和性及纳米光电复合材料TiO2@ox-GQDs,制备了一种具备特异性,超灵敏的光电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将该传感器用于实体组织抽提的FLS细胞的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一种TiO2@ox-GQDs光电FLS细胞传感器的制备步骤
(1)将1.0 cm×2.5 cm的长方形ITO导电玻璃,依次用丙酮、超纯水、乙醇超声清洗30 min,纯氮吹干,将其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三电极电解池;
(2)在ITO电极表面上,滴涂5~20 µL TiO2@ox-GQDs纳米复合材料;
TiO2@ox-G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a)TiO2纳米棒的制备
取4~6 g TiCl3溶液、3~5 g NaCl加入到搅拌着的5~15 mL超纯水中,并倒入高压釜中, 90~110 ℃下加热10~14 h,自然冷却到25 ℃,用超纯水、无水乙醇各洗涤3~8次,真空干燥制得TiO2纳米棒;
(b)ox-GQDs(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取0.5~1.5 g石墨,加入到80~120 ml、25 ℃下搅拌的浓硫酸中,加入40~46 g NaNO3并冷却到0 ℃,在剧烈搅拌、低于20 ℃时缓慢加入2~4 g KMnO4,并在110~130 ℃下加热10~14 h,自然冷却到25 ℃并加入450~550 ml超纯水,并使用Na2CO3调节pH至中性,将所得溶液放入透析袋透析2~4 d,制得ox-GQDs;
(c)TiO2@ox-G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取TiO2、ox-GQDs粉末各1~2 g,混合、研磨,加1~2 ml超纯水溶解,超声8~12 min,-20℃冷冻10~14 h,将冰冻好的固体放在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0~36 h,制得TiO2@ox-GQDs纳米复合材料;
(3)继续滴涂10~20 µL、5~50 µg/mL的目标FLS细胞的CD95抗体到工作电极表面,4 ℃冰箱中晾干,制得一种TiO2@ox-GQDs光电FLS细胞传感器。
2.目标FLS细胞的检测步骤
(1)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以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所制备的TiO2@ox-GQDs光电FLS细胞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 50 mL、 pH 7~9的PBS,0.1 ~ 0.3 mmol/L的抗坏血酸缓冲溶液中进行测试;
(2)用时间-电流法对目标FLS细胞标准溶液进行检测,输入电压为0.1 V,取样间隔 20s,取样时间20 s,运行时间400 s,光源选择600 nm,记录电流变化,绘制工作曲线;
(3)将待测样品代替目标FLS细胞标准溶液,按照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成果:
(1)该方法不需经过预处理,电极选择性、灵敏度和重现性较好,电极响应快,测得线性范围10 ~20000 cell/mL,检测限为2 cell/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