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382.8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康伟;栗红;吕志升;曹亚丹;黄玉平;李广龙;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动 回火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包括:1)将钢材加热使其奥氏体化;2)进行回火处理,低温回火温度为270~300℃,高温回火温度为340~360℃;3)将奥氏体化的钢材按5~15℃/min的冷却速度冷却到低温回火温度;再以同样的加热速度升温到高温回火温度;4)周期性地重复冷却到低温回火温度‑加热到高温回火温度这一过程,最少为2个循环过程;5)将钢材冷却到室温,完成波动式回火工艺过程。本发明相比正常回火工艺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可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AC1(下临界温度即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回火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最终决定工件的使用性能。回火的主要目的就是:1)获得所要求的组织;2)稳定组织和尺寸;3)消除内应力;4)降低硬度和强度,提高延展性或韧性;5)对于空冷就能获得马氏体组织的高淬透性钢,退火软化周期太长,可采用回火代替。
贝氏体钢如1080钢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回火过程,传统的回火工艺是:钢材首先被奥氏体化,然后快速冷却到马氏体转变温度点以上一直到贝氏体的形核和长大,通常当转变完成后钢材被冷却到室温。由于受到缓慢的固相转变制约,工业生产中回火工艺根据钢材化学成分和尺寸的不同通常需要等温2-24h,其工艺周期较长,占用资源多,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相比正常回火工艺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可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进行回火热处理的贝氏体组织钢材加热使其奥氏体化;
2)进行回火处理,确定低温回火温度为270~300℃,高温回火温度为340~360℃;
3)将步骤1)中奥氏体化的钢材按5~15℃/min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低温回火温度;再以同样的加热速度将钢材快速升温到高温回火温度;
4)周期性地重复进行钢材冷却到低温回火温度-加热到高温回火温度这一过程,最少为2个循环过程;
5)最后,将钢材冷却到室温,完成波动式回火工艺过程。
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通过改变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模式或改变连续热处理炉每段区域的温度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正常回火工艺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可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正常回火艺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波动式回火工艺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2,是本发明所述波动式回火工艺过程示意图。本发明一种波动式回火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进行回火热处理的贝氏体组织钢材加热使其奥氏体化;
2)进行回火处理,确定低温回火温度为270~300℃,高温回火温度为340~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倾翻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工件冷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