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车侧面车身反光标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3547.1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刚 |
主分类号: | B60Q1/32 | 分类号: | B60Q1/32;G09F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侧面 车身 反光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轿车及司乘人员安全的侧面车身反光标识装置,尤其是减少轿车及司乘人员安全隐患,能提高轿车侧面车身的辨识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中现正在使用及销售的轿车车型,侧面基本没有反光安全类标识,轿车这方面是一个空白,车身侧面4米5左右的区域成了一个安全警示的空白区,如果发生侧碰事故,碰撞的缓冲区只有一个车门的厚度距离,后果可想而知,统计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侧面撞击人员受伤比例比正面撞击高出12%左左。目前我国只有货车和校车才有明确的法规要求车身必须粘贴反光亮条或反光膜,做为基数更大的轿车这方面是一个空白。研究报告指出,交通部门对货车事故统计显示,车身粘贴反光膜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41%,减少侧面碰撞事故37%,平时开车,特别高速时、或在很多时候旅游景点,如果停车场狭小拥挤,或停车场狭小拥挤,特别晚上出行,车辆侧面易被刮伤、蹭伤主要只是光线差,车身又没有明显标志,造成距离上误判倒致。现在也只有在欧美的一些高档车型劳斯莱斯,林肯、悍马等轿车侧面侧向灯处,才能看到用于夜间行车的反光条,而且基本都是与侧向灯在一起,花费较多,也不太方便实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轿车侧面无反光安全类标识的安全隐患,本发明采用反光材料如反光贴、烫贴反光膜、烫贴反光满天星、或烫贴不同大小的反光星星,或不同大小的反光圆弧形图案,或不同大小长度的反光条形图案,反光包边、于车缝、于车边(特别车轮上边圆弧形车边处),或车把手处外边,或直接由轿车生产商将反光材料直接植入轿车侧面车身,可根据不同需要及爱好,植入不同形状及颜色,或与轿车侧面车身接近或一致的颜色,均为冷反光,无需电源,为的是在停车电源不打开的情况下,让别人提前发现防止被撞事故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轿车侧面车身含车边、缝、车轮上边圆弧形车边处采用反光材料,如用反光贴、烫贴反光膜、烫贴反光满天星等,或将反光材料直接植入轿车侧面车身,或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短期将不同形状,大小及颜色反光材料用于轿车侧面车身不同部位,从而大大减少侧面碰撞事故,以及车辆侧面被刮伤、蹭伤事故,更有效地保护轿车及司乘人员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减少轿车侧面碰撞事故,以及车辆侧面被刮伤、蹭伤事故,保护轿车及司乘人员安全,并且设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花费不高甚至可以很少,对轿车生产商,轿车保险公司及轿车司乘人员安全都是非常有利且可节省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司机一侧车身侧面车身反光标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乘客一侧车身侧面车身反光标识图。
图1和图2中:①手把处②侧面车身突出处③车轮上方圆弧形车身边缘处④任何车侧面边、缝处⑤车侧面车身任何地方,即厂家、经销商、车主任何需要的车身侧面处(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不与以往的技术、设计、专利相冲突)。
具体实施方式
1.轿车生产商直接植入反光材料于轿车侧面车身。
2.用烫贴反光膜,烫贴满天星或用反光贴等反光材料。
3.或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短期将不同形状,大小及颜色反光材料甚至反光胶带,反光布或贴或放置或其它方式用于轿车侧面车身不同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刚,未经陈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风式反光镜雨水吹干装置
- 下一篇:自卸车厢后门自动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