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工业以太网的测量仪器通用智能感知信息设备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3684.5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磊;王翔宇;赵罡;黄慧玥;马国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工业 以太网 测量 仪器 通用 智能 感知 信息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工业以太网的测量仪器通用智 能感知信息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船舶等行业中经常需要对大尺寸的工件进行装配测量。
现有技术中,在对大尺寸的工件进行装配测量时,一般都需要进行测量、 分析、控制等步骤。具体地,首先通过人为操作激光跟踪仪、室内定位系统 (indoorGPS,简称IGPS)等测量设备完成工件位置、形状的测量,然后使 用测量设备配套的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装配人员再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 分析结果,使用控制系统调整工件的位置来完成装配。上述各步骤之间相互 独立进行。
但是,使用现有技术进行工件装配测量时,测量和后续的分析控制步骤 之间相互独立,且需要人为操作,使得装配测量过程繁琐,导致装配测量的 周期过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工业以太网的测量仪器通用智能感知信息设备与方 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和分析控制独立进行导致的装配效率低下的问 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量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主控芯片、从站控 制芯片、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从站输入接口以及从站输出接口;
所述主控芯片的一端与所述从站控制芯片的第一端通信连接,所述主控 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从站控制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从站输入接口通信连接,所述从站控 制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从站输出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测量设备连接,并接收测量设备发送 的测量信息;
所述从站输入接口用于与主站连接,接收主站发送的测量控制信息,并 将所述测量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从站控制芯片;
所述从站控制芯片用于解析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获取解析后的测量控制 信息;以及,接收所述主控芯片发送的解析后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解析后 的测量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从站输出接口;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接收所述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发送的所述测量信 息,并对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测量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从站控 制芯片,以及,接收所述从站控制芯片发送的所述解析后的测量控制信息, 对所述解析后的测量控制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发送给所述测量信息输入输出 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一端和所述从站控制芯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 串行外接接口SPI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为嵌入式精简指令集机器ARM芯片,所述从 站控制芯片为以太网自动化技术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ET1100,所述从站 输入接口为EtherCAT从站输入接口,所述从站输出接口为EtherCAT从站输 出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芯片;
所述存储芯片,与所述从站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存储从站设置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插针;
所述USB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量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与前述的测 量信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主控芯片接收测量设备通过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发送的测量信息;
所述主控芯片对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解析,获取解析后的测量信息;
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解析后的测量信息发送给从站控制芯片;
所述从站控制芯片将接收到的所述解析后的测量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并发 送给从站输出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对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解析,获取解析后的测量 信息,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根据预设的信息模型对象数据字典对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解 析,获取解析后的测量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测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前述的测量信 息处理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站控制芯片接收主站通过从站输入接口发送的测量控制信息;
所述从站控制芯片对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进行解析,获取解析后的测量控 制信息;
所述从站控制芯片将所述解析后的测量控制信息发送给主控芯片;
所述主控芯片将接收到的所述解析后的测量控制信息进行封装并发送给 测量信息输入输出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通信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