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及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749.6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阳;陈杰;徐艳华;杨大彬;赵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柱 空间 节点 抗震 试验 方法 用梁端 约束 装置 | ||
1.一种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梁柱包括柱和一端与柱的同一高度位置固定连接的四个梁,相邻的梁相垂直,相对的梁在一条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每个梁的远离柱的一端设置一个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第一环板的外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反力机架上设置有锚固结构,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上,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同;使梁夹在两个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之间,将反力机构锚固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2)对柱上端加载斜向水平力;(3)测量柱和梁的变形量;(4)当柱的倾斜角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包括导轨、滑轮和滑轮架,导轨固定在第一环板的内侧,滑轮架固定在第二环板外侧,滑轮转动设置在滑轮架上,滑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导轨的导向方向在第一环板的轴向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之间设置有多圈滚珠槽,每圈滚珠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板的外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两个转轴在一条轴线上,每个转轴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的反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和反力机架之间设置有多圈滚珠槽,每圈滚珠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板包括多个沿圆周排列的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相邻弧形板的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通过翼板和肋板设置在第三环板上,翼板固定在第三环板的内侧面上,肋板固定在翼板上,肋板面对第三环板中心的一面水平,第二水平位移机构设置在肋板面对第三环板中心的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包括支撑板、滚珠和滚珠盒,滚珠处在滚珠盒中,滚珠的外侧与支撑板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包括导轨、滑轮和滑轮架,滑轮转动设置在滑轮架上,滑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导轨的导向方向在与第三环板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
10.一种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第一环板的外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反力机架上设置有锚固结构,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上,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环板包括多个沿圆周排列的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相邻弧形板的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7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教育培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面罩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