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EGR的进气掺氢富氧汽油发动机燃烧的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14559.6 申请日: 2016-03-01
公开(公告)号: CN105673199B 公开(公告)日: 2018-01-23
发明(设计)人: 张玉银;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F02B69/02 分类号: F02B69/02;F02M25/12;F02D19/08;F02D41/04;F02D41/06;F02D41/30
代理公司: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代理人: 张宁展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egr 进气掺氢富氧 汽油 发动机 燃烧 控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EGR的进气掺氢富氧汽油发动机燃烧的控制方法,所述带EGR的进气掺氢富氧汽油发动机,包括进气总管(1)、节气门(2)、进气歧管(3)、具有多个气缸的发动机(4)、排气歧管(5)和排气总管(6),所述进气总管(1)通过所述的进气歧管(3)与发动机(4)的每个气缸相连通,所述的发动机(4)的每个气缸的排气口通过所述的排气歧管(5)与所述的排气总管(6)相通,在所述的发动机(4)的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上布置有汽油喷嘴(20),每个汽油喷嘴(20)通过油管与油泵(19)相连;还有EGR管路(7)、EGR冷却器(8)、EGR阀(9)、蓄电池(10)、通断继电器(11)、水电解器(12)、氢气储存器(13)、喷氢器(14)、氢气压力控制开关(15)、氧气储存器(16)、喷氧器(17)、氧气压力控制开关(18)和电子控制器(21);在所述的进气总管(1)的节气门(2)前设所述的喷氧器(17);在所述的发动机(4)的每个气缸的缸盖上设置所述的喷氢器(14);所述的水电解器(12)的氢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氢气储存器(13)的氢气进口相连接,所述的水电解器(12)的氧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氧气储存器(16)的氧气进口相连接,所述的水电解器(12)的电接口经所述的通断继电器(11)与所述的蓄电池(10)相连接;所述的氢气储存器(13)上设置所述的氢气压力控制开关(15),该氢气储存器(13)的出口经管路与每个气缸的喷氢器(14)的氢气进口相连;所述的氧气储存器(16)上设置所述的氧气压力控制开关(18),该氧气储存器(16)的氧气出口经管路与所述的喷氧器(17)的氧气进口相连;在所述的排气总管(6)和所述的节气门(2)之后的进气总管(1)之间接设所述的EGR管路(7),该EGR管路(7)中接设所述的EGR冷却器(8)和EGR阀(9);在所述的发动机(4)上设有冷却水温探测器(22)和发动机转速探测器(23),在所述的进气歧管(3)上设有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26),在进气总管(1)上设有空气流量传感器(25),在所述的排气总管(6)上设有排气氧传感器(24);

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分别与所述的节气门(2)、喷氢器(14)、喷氧器(17)、EGR阀(9)、通断继电器(11)、氢气压力控制开关(15)、氧气压力控制开关(18)、汽油喷嘴(20)、冷却水温探测器(22)、发动机转速探测器(23)、排气氧传感器(24)、空气流量传感器(25)、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26)相连,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冷启动工况、怠速工况、中小负荷工况、大负荷工况和全负荷工况分别进行控制:

a)冷启动工况:

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通过冷却水温探测器(22)采集冷却水温度信号(a)识别冷却水温度小于50℃,判断所述的发动机(4)处于冷启动状态;电子控制器(21)启动发动机(4),在发动机启动的0~30秒内,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分别向所述的喷氢器(14)和所述的喷氧器(17)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和喷氧器脉宽信号(i),同时打开所述的喷氢器(14)与喷氧器(17),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发出EGR阀开度信号(m)控制所述的EGR阀(9)保持关闭;电子控制器(21)通过调节喷射脉宽控制喷入每个气缸中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同时保证掺入的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积占整个进气的体积的10%~20%,使发动机(4)在该阶段的点火过程以“空气-氢-氧”形式组织燃烧;

在发动机启动的30~50秒内,电子控制器(21)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喷氧器脉宽信号(i)、喷油器脉宽信号(k)分别控制所述的喷氢器(14)、喷氧器(17)、汽油喷嘴(20)打开,且通过EGR阀开度信号(m)控制所述的EGR阀(9)保持关闭;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通过调节喷射脉宽控制所述的汽油喷嘴(20),控制喷入每个气缸中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同时保证掺入的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积占整个进气的体积的5%~10%,使发动机(4)以“汽油-空气-掺入氢氧”混合气形式组织燃烧;

b)怠速工况:

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通过发动机转速信号(b)、冷却水温度信号(a)、进气总管的空气流量信号(d)和歧管压力传感器信号(e),分析判断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

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喷氧器脉宽信号(i)和喷油器脉宽信号(k)分别控制喷氢器(14)、喷氧器(17)、汽油喷嘴(20)打开,且通过EGR阀开度信号(m)控制EGR阀(9)保持关闭,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通过调节喷氢器(14)、喷氧器(17)的喷射脉宽,控制喷入每个气缸中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同时保证额外掺入的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积占整个进气的体积的5%~10%,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通过排气氧传感器信号(c)实现当量比闭环控制,发出相应喷油器脉宽信号(k)控制汽油喷嘴(20)的喷油量,保证缸内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1,发动机在怠速阶段以“汽油-空气-掺入氢氧气”的混合气形式组织燃烧;

c)中小负荷工况:

电子控制器(21)采集发动机转速信号(b)、进气空气流量信号(d)、歧管压力传感器信号(e),分析判断发动机的负荷率,当发动机负荷率在10%~60%之间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喷氧器脉宽信号(i)与喷油器脉宽信号(k)分别控制喷氢器(14)、汽油喷嘴(20)打开,喷氧器(17)关闭,电子控制器(21)设定喷氢器(14)的喷射脉宽,使每循环喷入缸内的氢气体积占该循环总进气体积的1%~5%;同时,电子控制器(21)发出EGR阀开度信号(m)控制EGR阀(9)打开并调整开度,向进气总管引入废气,根据负荷率的不同,使EGR率控制在5%~20%;电子控制器(21)通过排气氧传感器信号(c)实现当量比闭环控制,发出相应的喷油器脉宽信号(k)控制汽油喷嘴(20)的喷油量,保证缸内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1;发动机(4)将在中小负荷阶段以“汽油-空气-氢气-EGR”的混合气形式组织燃烧;

d)大负荷工况:

当发动机的负荷率在60%~90%之间时,电子控制器(21)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喷氧器脉宽信号(i)和喷油器脉宽信号(k)分别控制喷氢器(14)、汽油喷嘴(20)打开,喷氧器(17)关闭,电子控制器(21)设定喷氢器(14)的喷射脉宽,使每循环喷入缸内的氢气体积占该循环总进气体积的1%~5%,同时,电子控制器(21)通过EGR阀开度信号(m)控制EGR阀(9)打开并调整开度,向进气总管引入废气,根据负荷率的不同,使EGR率控制在10%~40%;电子控制器(21)通过排气氧传感器信号(c)实现当量比闭环控制,发出相应喷油器脉宽信号(k)控制汽油喷嘴(20)的喷油量,保证缸内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1;发动机(4)将在大负荷阶段以“汽油-空气-氢气-EGR”的混合气形式组织燃烧;

e)全负荷工况:

电子控制器(21)发出节气门开度信号(j)控制节气门(2)全开,电子控制器(21)发出喷氢器脉宽信号(l)、喷氧器脉宽信号(i)和喷油器脉宽信号(k)控制喷氢器(14)关闭,喷氧器(17)与汽油喷嘴(20)打开;电子控制器(21)设定喷氧器喷射脉宽,使发动机进气的氧气浓度提高到22%~29%;电子控制器(21)通过排气氧传感器信号(c)实现当量比闭环控制,发出相应喷油器脉宽信号(k)控制汽油喷嘴(20)的喷油量,保证缸内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1;发动机工作在“汽油-富氧空气”的富氧燃烧模式下,即以非增压发动机的“增氧”,实现增压发动机时的强化燃烧效果,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发动机瞬时扭矩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EGR的进气掺氢富氧汽油发动机燃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动机(4)运转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器(21)将根据所述的氢气压力开关(15)和氧气压力开关(18)提供的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的压力状态,作下列处理:

当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内的压力低于4bar时,发动机(4)将以原机电子控制策略在“汽油-空气”进气模式下工作,同时,电子控制器(21)发出通断继电器控制信号(f)使通断继电器(11)闭合,所述的水电解器(12)工作并向所述的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分别充氢气和氧气;

当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内的压力达到4bar~5bar时,发动机(4)继续工作,所述的水电解器(12)将继续工作并向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充气;

当氢气储存器(13)和氧气储存器(16)内的压力高于5bar且高出部分占5bar的10%~50%时,电子控制器(21)向所述的通断继电器(11)发出通断继电器控制信号(f),使通断继电器(11)断开,水电解器(12)将停止工作,发动机(4)继续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5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