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可贴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4747.9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扬;李文遐;徐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2 | 分类号: | A61L15/22;A61L15/20;A61L15/18;A61L15/46;A61L15/52;A61L15/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可贴用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可贴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创可贴用胶黏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环氧树脂20‑40份、脂环胺15‑25份、十二烷基水甘油醚5‑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纳米氧化锌0.2‑1份、硅胶0.5‑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份、滑石粉0.1‑0.5份、甲壳素0.1‑0.3份、乙二醇2‑8份。本发明的创可贴用胶黏剂无毒害,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满足医用级别,透气性好且防水性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创可贴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黏剂(adhesive)是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叫黏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简而言之,胶黏剂就是通过黏合作用,能使被黏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胶黏剂”是通用的标准术语,亦包括其他一些胶水、胶泥、胶浆、胶膏等。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创可贴,又名“止血膏药”,具有止血,保护创口作用。它是由一条长形的胶布,中间附以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这就要求胶布上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还要安全无毒。但是目前的创可贴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由于创可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过久地使用就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从而使伤口更加的恶化。现有的医用胶黏剂不仅要求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还要安全无毒。
因此,市场需要一种抗菌性好,同时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用胶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创可贴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创可贴用胶黏剂无毒害,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满足医用级别,透气性好且防水性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创可贴用胶黏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环氧树脂30份、脂环胺21份、十二烷基水甘油醚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纳米氧化锌 0 .6份、硅胶1 .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滑石粉0 .3份、甲壳素0 .2份、乙二醇5份。
进一步,所述硅胶为细孔硅胶,平均孔距2.0-3.0nm。
以上所述的创可贴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质量配比,将环氧树脂和硅胶混合,搅拌30-60min,升温至80-90℃,再依次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氧化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滑石粉和甲壳素,搅拌均匀;
(2)再加入脂环胺和十二烷基水甘油醚,继续搅拌30-60min;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创可贴用胶黏剂。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发明的创可贴用胶黏剂在保证抗菌性好的基础上,透气性大幅度提升,延长使用时间,减少伤口感染;
第二,本发明的创可贴用胶黏剂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遇水不易感染伤口,也不易掉落;
第三,本发明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广,节能省时,工艺可靠高效,利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若无特别说明,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卸黄磷炉折断电极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空气清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