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装置及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4941.7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旭;陈致初;彭俊;符敏利;许峻峰;杨金霞;盛振强;邹煜林;冯守智;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4;H02K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励磁 同步电机 转子 装置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装置及 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励磁同步电机在带负载工作时,由于磁路的不对称导致转子极靴的局 部饱和,限制了电励磁同步电机转矩的提升,并使气隙磁场的谐波含量增 大,铁损增加,反电势谐波畸变率增加,从而导致电机的温升变高、效率下 降,同时增加了电机的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较大的脉动转矩会产生振动以 及噪声,将影响电机的性能,因此对电机极靴部位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转子磁路结构是电励磁同步电机的关键技术,电机的运行性能、控制系统、 制造工艺和适用场合也不相同。随着节能减排日益重要,不仅要求电机必须 体积小、重量轻、力能指标高,功率因数高,同时要求满足牵引特有的工作 特性,并保证所需的过载能力。因此,为了解决转子磁路设计无法满足牵引 领域工作特性要求,对转子磁路结构的优化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图1是 现有的电励磁转子结构示意图,目前,电励磁同步电机通常在工作时,由于 交叉耦合的影响,会造成转子局部饱和,因此,导致转矩下降,且影响其气 隙磁场波形,造成转矩脉动的升高,影响电机性能。通常电励磁同步电机转 子,只是对转子极靴形状进行设计,但并不能改变电枢电流造成的局部饱和 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的 转子装置及电机。
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装置,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极靴,所述转 子极靴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圆上,在所述转子极靴上设置有线圈槽,在 所述线圈槽中嵌套有至少一个极靴励磁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所述线圈槽的边缘处设置有至 少一个空气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槽和所述空气槽都为矩 形槽,所述线圈槽与所述空气槽相互平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极靴的端部为“丁”字 形,2个所述线圈槽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极靴端部的两个尖端上,在2个所述 线圈槽中分别嵌套有一个极靴励磁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2个所述空气槽分别设置在2个所 述线圈槽的边缘处,其中,2个所述空气槽位于2个所述线圈槽之间,所述空 气槽为通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铁芯为多极结构,每一 极为一个转子主齿,在每个转子主齿的端部都设置所述转子极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每个转子主齿上、并位于所述 极靴的下方都套有转子励磁线圈,每个转子励磁线圈都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 式连接起来,构成转子励磁绕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铁芯为4极或8极结构。
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装置、如上所述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的 转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定子装置包括:定子铁芯和 定子励磁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为多极结构,每一极为一个定子主齿,在每个 定子主齿的端部都套有定子励磁线圈,每个定子励磁线圈都通过串联或并联 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定子励磁绕组。
本发明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装置及电机,可以优化气隙磁密,降低 气隙波形畸变率,减少杂散损耗,降低振动和噪声,同时抑制交轴电枢反 应,对电机的过载能力进行调节;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功率等级、各种结 构型式、各种安装方式、各种用途等的电励磁同步电机;不需要在电励磁同 步电机内额外增加任何的设备,不改变电励磁同步电机原有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励磁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磁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空气槽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