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5709.5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鑫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1/32 | 分类号: | G10H1/32;G10H3/12;G10H3/18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弦乐 体式 单元 | ||
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弦乐的拾音单元为腔体形结构,腔体内安置有拾音器,腔体的一面与琴弦固定在一起,对应的另一面与琴体固定在一起,腔体是弹性材料或者部分材料是弹性材料制作的。腔体结构分为上下二个部分,与琴弦固定在一起的为腔体上部,与琴体固定在一起的为腔体下部。腔体上部有琴码,弹性圈或封垫。腔体下部的腔内安装有拾音器。琴码的底面直接作为腔体的上封面,拾音器的拾音面直接作为腔体的下封面,与弹性圈及琴码座共同的围出腔体。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给拾音器创造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空间,能选择标准的拾音器,能让拾音器最大限度的发挥灵敏度、音量、音质的特性。让普通弦乐达到高端的音质,极大的提高弦乐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弦乐,尤其是“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是针对胡琴、吉他、提琴、琵琶等弦乐的现有拾音方式,提出一种全新的弦乐封闭式的拾音方法,并提出具体的电声二胡及电声提琴作为案例。
背景技术
电声弦乐中最常见的一种拾音方式是,将话筒用夹子安装有弦乐的共鸣箱旁边,这种方式是所有的声音都被放大了。中国专利申请: 200620014595.7《乐器拾音器》,就是这种使用最多的带夹子的拾音器,这种拾音方式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拾音,环境中什么声音都被它拾取放大,不能突出人们希望放大的乐器的音量,也不能改善乐器的音质。电声弦乐发展最好当属电声吉他,它的拾音方式主要有,在琴弦的下方安置磁感线圈作为拾音器,为非标准的专用拾音器,这种方式音质较好,但是信号弱小,需要加前置放大器再将信号送如音箱,还需要含铁高的金属琴弦,很多种类的高档弦不能用。还有一种是在琴码的下面安置压电陶瓷元件作为拾音器,也属于专用拾音器,这种方式音质较差,信号很小,需要加前置放大器再将信号送如音箱,对琴弦的材料没什么要求。上面这些弦乐的拾音方法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有的甚至在研究专用的拾音器和信号放大器,而现有的标准拾音器、高品质的拾音器都没能安装在弦乐上,都没能在电声弦乐中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寻找更好完美的弦乐拾音方法,本发明力求提供一种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能让各种通用的、标准的拾音器用在各种弦乐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弦乐的拾音单元为腔体形结构,腔体内安置有拾音器,腔体的一端与琴弦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琴体固定在一起,腔体是弹性材料或者部分材料是弹性材料制作的。腔体结构分为上下二个部分,与琴弦固定在一起的为腔体上部,与琴体固定在一起的为腔体下部。腔体上部有琴码,弹性圈或封垫。腔体下部的腔内安装有拾音器。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的工作原理是,腔体的厚外壳,能阻隔腔体外的声波,而琴弦的振动力能使腔体发生变形。当琴弦振动时,带动固定有琴码一端的弹性腔体振动,而腔体的对应端因琴体的制约和反作用力,振动力就会挤压腔体,引起腔体的弹性变形,变形的腔体内产生气流或声波,腔体内的拾音器能接收到,再将接收到的琴弦振动信号转化成音频信号输出。腔体式拾音单元可以用同种弹性的材料制作成一个整体式的,但是为了能适应不同种形状的乐器,能方便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拾音器,分体的、可拆装的腔体式拾音单元更实用。弹性圈或封垫也可以不要,但是拾音效果就差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弦乐的拾音方法相比,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给拾音器创造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空间,选择性的拾取来自琴弦的信号。能选配各种标准的拾音器,甚至是选择顶级的拾音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让拾音器最大限度的发挥灵敏度、音量、音质的特性。带有腔体式拾音单元的弦乐,对音箱的要求不是很高,用低档价廉的放音机也能得到较大的音量和较好的音质,对普及电声弦乐有非常大的意义。弦乐的腔体式拾音单元的拾音方法能达到目前国际一流的水平,能配高品质的拾音器,极大的提高了弦乐的性价比。比如,二胡或小提琴因受材料及制作工艺的限制,顶级音质的几乎是可遇不可求,而配有腔体式拾音单元的二胡或小提琴,其声音通过电声的美化,都能达到灵敏度高,手感好,音质好的高档乐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电声二胡的腔体式拾音单元示意图。
图2电声二胡的腔体式拾音单元半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鑫富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鑫富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