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全配置、传送和验证支付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15717.X 申请日: 2015-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5701661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4
发明(设计)人: 黄恩洋;威廉姆·W·格雷林;乔治·沃尔纳 申请(专利权)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6Q20/34 分类号: G06Q20/34;G06Q20/36;G06Q20/40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邵亚丽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安全 配置 传送 验证 支付 数据 方法 装置 系统
【说明书】:

在不要求发卡机构做基础设施改变的前提下,将用户的已有的静态支付卡数据转换成可以由发卡机构由诸如支付网络或处理机构的替代的服务提供者验证的动态卡数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动态数据可以直接从发卡机构或使用刷卡类型装置配置给磁安全传送装置。还公开了由发卡机构将动态卡安全配置给MST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该动态卡可以用于将修改的一次性使用卡磁道数据使用动态CVV方法从MST传送给销售点,以在交易期间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性。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2月13日、申请号为201580000178.9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PCT/US2015/015855的PCT国际申请的中国国家阶段)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4年4月3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第61/974696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磁条数据存储及其安全传送。

背景技术

磁条的传送主要是通过在磁条读取器(MSR)中刷磁条卡进行,以便进行支付、识别身份(ID)和访问控制功能。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中移动钱包应用程序与现有的商家销售点(POS)装置或其它具有MSR的装置交互作用有困难。非接触读取器使得POS终端(例如,通常使用ISO-14443标准)并非普遍接受非接触或近场通讯(NFC)支付。替换上千万的仅接受磁条卡的商家POS装置(或门锁)以与NFC电话或类似于条码的其它传送装置交互作用既昂贵又费时费力。

此外,金融支付卡包含卡号,其被称为主账号或PAN,目的是识别进行支付的账号。卡还带有到期日期,其指示卡到期的时间。大多数卡磁条数据中还带有加密生成的卡校验值(也称为CVV1),其防止根据其PAN和到期日期信息制造有效卡。通常2-3年后替换卡,因为磁条磨损且发卡机构不愿意卡无限期地有效。

今天,PAN不仅用来识别账号,还用来在无卡(CNP)交易(针对有卡(CP)交易,在有卡交易中,在POS终端物理刷卡)中对付款进行验证,绝大多数是网上交易,但是也包括电话订单和邮寄订单。简单地知道卡上的PAN、到期日期和姓名就足以对CNP购买从账号扣款。现有技术中,CVV-2是印刷在卡或签名条上的3位或4位值(但不编码在磁条中)以校验顾客持有卡。虽然大部分电子商务点都要求CVV-2进行交易,但是许多不要求。

PAN和到期日期很难保密:其被印刷在卡的正面且包含在卡的磁条数据或芯片数据中。在POS交易期间,磁条或芯片由终端读取,其数据(包括PAN、到期日期、和CVV2)通过零售商的系统传送至收单机构,然后传送至发卡机构。PAN(较少地,到期日期)被零售系统用于许多功能,不能减轻其重要性。

磁条或芯片卡数据(在传送中或存储中)是数据盗窃的目标。磁条数据是静止的,易于截取和复制,易于遭受多种攻击。被盗数据(能轻易从中提取PAN和到期日期)可用于欺诈性的CNP交易。可以通过以下而快速读取物理卡:读取卡中的磁条数据,或将读取装置靠近零售POS终端以捕获包括在卡中的PAN、到期日期和姓名的磁条磁道数据。可以使用偷窥装置来在零售地点从没有防范的顾客的钱包和腰包中从非接触卡拾取磁道数据。零售POS系统中的恶意软件还可以被用来捕获正被传送给支付处理机构的卡数据。这些盗取的数据可以在磁条和智能卡(例如,Europay、万事达卡、VISA(EMV)卡)交易中包含PAN和到期日期,能用于CNP欺诈。此外,被捕获的磁条数据还包括CVV1,而被捕获的在线卡数据可以包括CVV2。CVV1和CVV2的致命弱点是其是静态的:一旦被得知,其可以用于欺诈交易。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关于:涉及磁条存储和传送装置(也被成为MST(磁条传送)装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所述磁条存储和传送装置与移动钱包应用程序和平台结合使用来将磁条卡数据捕获、存储和传送给商家的传统销售点(POS)终端和其它具有磁条读取器(MSR)的装置或在线结账系统(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