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海洋防腐涂料附着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6273.1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晏金灿;曾晖;王峰;纪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5/16 | 分类号: | C09D5/16;C09D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海洋 防腐涂料 附着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防腐涂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强海洋防 腐涂料附着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覆盖地球80%的面积,是人类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开发海洋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目前资源紧缺的现状。为开发海洋资源 建立的海洋钢结构工程的防腐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海洋环 境是苛刻的腐蚀环境,海洋工程受到盐雾、潮气和海水等的腐蚀;另 一方面,海洋工程远离海岸,不方便定期的维修保养。因此,海洋工 程建造时就要重视防腐问题。涂层具有方便、直接等优点,一直以来 都是海上工程最先采用及最重要的保护方式。防腐涂料性能主要有两 个评价的指标,一个是涂料的防腐性能,主要决定于涂料的配方。另 一个是涂料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主要取决于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相互 作用的大小。但专利中较多报道的仅仅是涂料的制备方法及配方,例 如专利ZL201410411442.5涉及一种高效海洋防腐涂料的制备; ZL201410411591.1合成了一种海洋钢结构专用的防腐涂料; ZL201410719291.X涉及了一种海洋防腐防锈功能用封闭底漆的合 成;ZL201310728675.3合成了一种无机环氧杂化的富锌底漆; ZL201410411430.2则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的海洋涂料。关于附着力, 国内外的专利还没有专门的专利是发明了一种提高附着力的方法,专 利JP61283380-A涉及的附着力提高也是层间的附着力,并不是涂料 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增强。因此,除了改变涂料配方提高涂料防腐性 能外,研究提高涂料与基材附着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保证涂料在 防腐性能未失效之前不会从基材表面脱落,以此提高涂料的使用寿 命。
涂料在基材表面附着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 型。其中为了增强涂料在基材表面的物理吸附,一般都是通过喷砂抛 丸,使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大涂料与基材的接触面积,达到增 强附着力的目的。而增强化学吸附方面,主要是通过化学助剂及中间 转化膜进行的。转化膜主要是通过磷化过程在基材表面形成磷化膜, 现在对于磷化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保常温磷化方面,专利 CN201410778451.8发明了一种常温磷化液,但是磷化液的配方过于 复杂。专利CN201510387182.7发明了一种环保型的磷化液,但同样 有配方成分复杂的问题。发明一种既环保又可以做到常温磷化同时兼 顾成分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的磷化液是很有必要的。附着力促进剂 的种类也有很多,并不是每一种都适用,也有专利是涉及附着力促进 剂的合成的,专利CN201410714620.1发明了一种辐射固化涂料附着 力促进剂,而关于热固化的海洋防腐涂料的附着力促进剂没有相关的 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海洋防腐 涂料附着力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高效,使得涂料与基材的附 着力明显提高,该方法同样可以推广到其他相关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强海洋防腐涂料附着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基材表面的进行磷化处理;
b)往防腐涂料中添加附着力促进剂;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γ-氨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 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化合物、磷酸酯丙 烯酸酯、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酸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磷化处理所采用的磷化液中每升含有 磷酸5-20ml、氧化锌1-10g和亚硝酸钠0.1-2g。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附着力促进剂的添加量为0.1~3.0% 质量。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磷化处理前还包括打磨、脱脂、水洗、 表调或钝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使得涂料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间接提高了涂料 的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实验方法来对涂料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进行评 价,拉开法附着力测试方法(GB/T5210-2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印用油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菌、清除异味功效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