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7032.9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四刚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魏振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壳 陶板型器 制作 工艺 | ||
一种薄如蛋壳陶板镂空画的制作工艺,涉及一种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所提供的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范板、2)选取、制作泥料;3)制板;4)修整;5)烧制。本发明所提供的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能够制成薄如蛋壳的陶板,且板面平整,不变形,不易裂,根据需要可以制作成字、画等富有美感的工艺品,也可以结合剪纸艺术、版画制作艺术,将整张陶板镂刻成形似剪纸或传统版画的效果,具有可工业化生产、风格多样、适于保存与收藏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的制作工艺,特别属于一种薄如蛋壳陶板镂空画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世人对这一来自古老的文明无不惊叹!其中,“蛋壳陶”是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是龙山文化的标志型器物。其特点是陶质细腻、器胎极薄,制作精巧规整,色泽漆黑光亮,器壁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制作难度极大。现代的黑陶制作工艺在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陶制品也不断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但是蛋壳陶的制作难题亦然没有完全解决,烧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炸裂、扭曲变形等现象,烧制成品率极低,尤其是,将蛋壳陶特点应用于平板型器物,由于不易放置、应力分布不均等原因,制作难度更大,目前此类制作技术亦然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以解决容易破裂和扭曲变形问题,达到器型完美、制作成品率高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范板:
1-1)取用平整竹胶板,根据所制器型厚度在四周钉上相应厚度的边框,制成范板;
2)选取、制作泥料:
2-1)精选黄泥中的黑褐色泥块,将其晒干后放入容器内,浸泡,直至粉解成泥浆;
2-2)用80~100目纱布过滤步骤2-1)所制成的泥浆;
2-3)将泥浆沉淀,至泥水分离,然后刮除水分,获得干浆;
2-4)使用石膏板将上述干浆进一步脱水制成泥料;
3)制板:
3-1)将泥料揉匀除去气泡;
3-2)在范板上平铺一层纱布;
3-3)将泥料平放在铺好纱布的范板上,并附盖另一层纱布;
3-4)将范板平放,用圆棒将泥料反复擀压,形成泥板;
4)修整:
4-1)取所需大小的泥板,阴晾;
4-2)在泥板表面成图和/或镂刻成型;
4-3)将步骤4-2)所得泥板放于平板上,并覆盖另一张板以防止形变,每天翻转晾晒,直至干透;
5)烧制:
5-1)将干透后的泥板入窑,在600-800摄氏度下烧制成陶板即可;或者,将烧成的陶板粘合到相应的框板上装裱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能够制成薄如蛋壳的陶板,且板面平整,不变形,不易裂,根据需要可以制作成字、画等富有美感的工艺品,也可以结合剪纸艺术、版画制作艺术,将整张陶板镂刻成形似剪纸或传统版画的效果,具有可工业化生产、风格多样、适于保存与收藏的积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蛋壳陶板型器制作工艺的具体实施例:
取一平尺大小的平整竹胶板,在其四周钉上边框,制成范板。边框高出竹胶板的尺寸,即为所制陶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四刚,未经秦四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7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