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蓝牙穿戴设备的身份识别复合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7869.3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宇;肖礼卿;金勇;沈凌;喻杰;单民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矽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12/06;H04W12/6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蓝牙 穿戴 设备 身份 识别 复合 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蓝牙穿戴设备的身份识别复合系统,包括蓝牙身份识别器、蓝牙穿戴设备以及智能设备,所述蓝牙穿戴设备分别与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和所述智能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连接;
通过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和所述智能设备的交互从而控制所述蓝牙穿戴设备向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提供蓝牙身份识别功能;
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和所述智能设备的交互具体为:所述智能设备通过不断扫描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的蓝牙beacon信号;
所述智能设备若侦测到蓝牙beacon信号时,所述智能设备主动断开与所述蓝牙穿戴设备的连接,当所述蓝牙穿戴设备断开和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后,将自动接收来自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连接请求并提供蓝牙身份识别的功能;
所述智能设备若未侦测到蓝牙beacon信号时,所述智能设备将重新和所述蓝牙穿戴设备连接,用于提供蓝牙穿戴设备的本身功能;
蓝牙穿戴设备自动接收来自蓝牙身份识别器连接请求并提供蓝牙身份识别,用于实现对车辆使用和充电的鉴权;通过智能设备控制蓝牙穿戴设备与蓝牙身份识别器之间的通信,防止蓝牙穿戴设备遗失后被恶意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身份识别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手环或蓝牙手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身份识别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或带蓝牙功能的其他智能设备。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穿戴设备的身份识别复合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安装在租赁车辆上,用户携带所述蓝牙穿戴设备以及智能设备,当用户通过智能设备成功预约租赁车辆后,用户到达车辆停放的网点,通过蓝牙穿戴设备向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身份识别信息实现寻车和取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1)用户通过所述智能设备在APP上成功预约租赁车辆;
2)所述智能设备在租赁网点区域范围内不断扫描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的beacon信号;
3)当所述智能设备侦测到蓝牙beacon信号时,智能设备主动断开与用户穿戴设备的连接;
4)蓝牙穿戴设备自动接收蓝牙身份识别器的请求,并向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身份认证信息;
5)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判断身份认证信息无误,向车辆控制器请求开锁/音响提示。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穿戴设备的身份识别复合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蓝牙身份识别器安装在充电桩上,用户携带智能设备和蓝牙穿戴设备,当用户将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对接完毕后,通过蓝牙穿戴设备向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1)用户将车辆停放在具有蓝牙识别器的充电桩附近车位上;
2)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与充电桩的接口对接;
3)当所述智能设备侦测到充电桩上的蓝牙身份识别器发送的beacon信号,主动断开与蓝牙穿戴设备的连接;
4)所述蓝牙穿戴设备自动接收来自充电桩的蓝牙身份识别器的连接请求并提供蓝牙身份认证信息;
5)充电桩的蓝牙身份识别器判断蓝牙身份信息无误后,解锁进入可充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矽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矽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78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