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458.6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乐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先根据预设的MAC调度算法,获得当前每一个待调度UE的调度优先级,确定当前待调度UE的数目大于N时,根据调度优先级先依次调度前N‑1个UE,然后从上述前N‑1个UE之外的其它每一个待调度UE中确定出最佳的UE作为当前第N个待调度UE,其中,N表示一个子帧能够调度的最大UE数目,这样,将MAC调度算法和eNodeB的处理性能,即一个子帧能够调度的最大UE数目的限制相结合,使得PRB资源利用率最大或PRB资源效能最大,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用户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网络中,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资源是最宝贵的无线资源之一,LTE系统中采用了共享信道的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和分配共享资源,需要在不同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之间或者不同UE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之间进行调度,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分组数据分配和回收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PRB资源(如20M带宽对应100个PRB资源)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吞吐量大小及用户感知的好坏。但是,在现有技术下,由于受到系统处理能力即每子帧调度用户数的限制以及用户间数据量大小差异的影响,很难充分利用所有的PRB资源,造成了PRB资源的浪费,影响系统吞吐量和用户感知。例如:系统带宽20M,可用PRB资源为100个,系统每子帧可调度用户数为3个,当前在线UE为10个,按照调度算法对UE排队后,第一个UE的数据量可占用10个PRB,第二个UE的数据量可占用30个PRB,第三个UE的数据量可占用4个PRB。已经达到了调度处理能力,但是当前子帧被使用的PRB只有10+30+4=44个,其他100-44=56个PRB资源被浪费。
现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调度算法有如下三种:
1)最大载干比算法:在每个子帧选择被调度用户时,只选择载干比最大的用户,即让信道条件最好的用户占用资源进行传输数据,如果该用户信道条件变差,则选择其他信道条件更好的用户进行调度,系统始终为当前时刻信道条件最好的用户服务。
2)轮循算法:考虑到用户之间的公平性,轮循算法循环的调度每个用户,每个用户占用服务资源的概率相同。
3)正比公平算法:是对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调度算法,它采用时间滑窗的概念作为度量调度算法的参数,假设时刻t用户k的平均传输速率为RK(t),k=1,...,K,其请求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传输的实时速率为DRCk(t),则eNodeB在时刻t选择服务的UE为
由此可见,以上三种调度算法,在每一个子帧进行调度时,仅考虑了UE的排队方法,都没有考虑eNodeB处理性能,即每一个子帧能够调度的UE数目的限制,而实际上每个系统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处理性能的限制。如果使用上述三种算法时,排在前面的N个UE都为小数据业务,那么就无法保证能够充分利用PRB资源,会导致系统的PRB资源浪费,影响系统吞吐量和大数据量业务的用户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充分利用PRB资源,造成PRB资源的浪费,影响系统吞吐量和用户感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包括:
当在一个子帧上进行UE调度时,根据预设的MAC调度算法,计算获得当前每一个待调度UE的调度优先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