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8640.1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邢丹英;雷昌云;徐琴;高剑华;徐建龙;沈艳芬;杜斌;陈火云;金明珠;邱先进;刘冬明;文聃;肖琛;张远学;杨隆维;石垒;王加冕;刘晨;欧小雪;李旭升;代名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马铃薯 产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是茄科、茄属、马铃薯种,它又称地蛋、土豆、洋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收获物为块茎,可供食用。它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中国马铃薯生产被分为四个主产区: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等四大区域。北方一季作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除辽东半岛)、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该区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9%左右,为我国马铃薯最大的主产区。中原二季作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3省的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本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等省(区、市),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以及陕西的安康市。本区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9%左右。南方冬作区主要包括江西南部、湖南和湖北东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左右。
由于马铃薯的收获物主要是营养器官---块茎,产量形成的时间早于以生殖器官为收获物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用做蔬菜是马铃薯的重要用途之一,其上市期的市场差异很大。从全国范围的看来,因为温度相对较高,中原二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时间比北方一季作区灵活,这就为马铃薯提早收获提供了可能。由于上市期的市场价格差异很大,现行的固定收获期进行收获无法使马铃薯产值达到最高,若收获期与北方一季区的马铃薯上市的时间相近的时候,则马铃薯的市价就会“塌方”,低到生产者难以接受的程度,带来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生产者的效益。
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步骤包括:
a、将试验田划分为试验小区,以试验田的原始收获期为基点,对各试验小区的收获期分别进行调整,在原始收获期之前确定3-5个收获期,在原始收获期之后确定1-2个收获期,使试验小区的收获期的间隔依次为5-8天;
b、将试验小区按照各自收获期分别收获,记录各试验小区商品薯产量、收获时当地商品薯的市场售价;
c、将不同试验小区的商品薯产量与对应的当地商品薯的市场售价相乘,得到不同试验小区对应的收获期的单位面积产值;
d、选取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试验小区,对应的单位面积产值即为当地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值,对应的收获期即为当地马铃薯的收获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马铃薯的产值。
在马铃薯不同收获期的处理中,人们多是等马铃薯的成熟(马铃薯植株地上部茎叶80%以上都已经枯黄,或地下块茎易从匍匐茎上脱落)后才开始收获,这个时候虽然马铃薯的产量较高,但市场售价并不高,生产者的收入较低。通过分析马铃薯的产量、商品薯产量与市场售价的关系,能够获得产值的最大值(商品薯产量×当时市场售价),而这时的收获与上市就要比传统的收获期有所提前或者推后,这样就避免了与多数农户的市场竞争,提高了马铃薯的产值,保护了生产者的效益。
2、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创造条件。
采用本方法收获期可能有所提前,提前收获马铃薯,能够较早的将马铃薯种植土地腾出来,可以种植其他市场价值较高的作物。这样就能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创造条件,促进生产者增收。
3、保护地力。
提前收获马铃薯能够减少马铃薯的生长期,这也减少了马铃薯对土壤地力的消耗,起到了保护地力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步骤包括:
a、将试验田划分为试验小区,以试验田的原始收获期为基点,对各试验小区的收获期分别进行调整,在原始收获期之前确定3-5个收获期,在原始收获期之后确定1-2个收获期,使试验小区的收获期的间隔依次为5-8天;
b、将试验小区按照各自收获期分别收获,记录各试验小区商品薯产量、收获时当地商品薯的市场售价;
c、将不同试验小区的商品薯产量与对应的当地商品薯的市场售价相乘,得到不同试验小区对应的收获期的单位面积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