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8862.3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丽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反流性 食管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 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主要 症状特征有胸骨后及剑突下烧灼感、烧灼痛、泛酸。呕吐和吞咽困难,甚者呕 血、便血、血虚等。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 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 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 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反流性食管 炎属中医学的“胃院痛”、“胸痛”、“吐酸”、“嘈杂”、“呕吐”、“噎 隔”等范畴。
病因
①抗反流屏障的破坏;②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③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 功能的损害;④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胃排空异常,胃十二指肠反流;⑤裂孔 疝,常见的是滑动疝;⑥妊娠呕吐;⑦其他疾病:新生儿及婴幼儿在发育过程 中,因有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良而发生反流,随幼儿发育,大部分可减轻。原 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良使关闭不全,及因器质性疾病如食管下段及贲门部 肿瘤、硬皮病和各种造成幽门梗阻等,均能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因此,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黏膜的结果, 而在胆汁引起食管损伤前,必先存在幽门和LES功能失调;反流性食管炎者多 伴有胃炎。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因常致LES和幽门功能失调而易并发本病;十二 指肠溃疡多伴以高胃酸分泌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故并发本病也较 多。肥胖、大量腹腔积液、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以及烟酒药物等因素均可诱 发该病。
临床表现
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无相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 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 不良的表现。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②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 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 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
③疾病后期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但出现永久性 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④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 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并发症
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袭咽部、 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 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 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治疗
①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多巴胺拮抗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剂量过大 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多潘立酮(吗丁啉) 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 西沙必利;拟胆碱能药乌拉胆碱,本品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
②降低胃酸:制酸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③中药治疗:可用中医中药治疗,从多个方面缓解症状,效果比较理想。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 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 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礞石15份、败酱草12份、建神曲15份、艾纳香11份、 青杠碗7份、三张叶6份、春砂花10份。
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
发明人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食管,其发生与肝、胆、脾、胃等脏腑 关系密切,初起可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或肝郁日久,化火伤阴; 或脾虚日久,失于统摄,可见出血;或气滞日久,瘀血内结,阻于食道,均可 导致本病。故治疗则采取疏肝理气,补气健脾,和胃降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丽丽,未经金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喉癌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治便秘型痔疮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