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载体填料的挂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9400.3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应汉杰;陈勇;刘桂文;牛欢青;朱晨杰;柳东;吴菁岚;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生物膜 反应器 载体 填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高浓度离交废水中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处理系统中悬浮填料的挂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膜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移动床生 物膜反应器(MBBR)”是生物膜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高效的处理技术,目前在国内 外市政领域和工业领域已有几百项的成功应用实例。
MBBR由生物流化床和淹没式生物滤池发展而来,并集传统的活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的共同优点。它的原理是在曝气池中投加一定比例的、接近水的密度的载体填料,在水 流、气流或机械搅拌下,使载体填料在曝气池中呈循环流动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污水 中的有机物被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反应器中悬浮态微生物所降解。水流、气流或者机械搅 拌的作用,可以起到对填料进行反冲洗的效果,不会有堵塞的情况发生。在MBBR中, 气、液和生物膜这三相的充分接触混合,能提高生物相和微生物种类,可以加速底物的 扩散速度和反应的进程,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载体填料对MBBR工艺起着关键影响作用,不仅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场所,也为有 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场所,填料的选择影响着微生物的挂膜驯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 降解效果。选择性能优良的填料能够提高传质效率,改善反应器内的水力条件和生物反 应条件,增强反应器的处理负荷。
目前生物挂膜的方法主要有“闷曝法”、“循环法”、“自然挂膜法”、“快速挂膜法”等, 前两者方法培养的生物膜牢固性不强、易脱落,中间用时加长,往往需要1~2个月的 时间,而且此四种方法在挂膜时需要额外添加低浓度的营养物质维持菌的生长和反应池 中的pH,挂膜成功后仍需要较长的时间驯化生物膜。因此对于MBBR工艺处理高浓度 离交废水来说,研究一种快速有效的挂膜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挂膜时间短、生物膜牢固、耐冲击负荷能力 强、处理效果好的MBBR载体填料的挂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载体填料的挂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向装有载体填料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活性污泥和离交废水,然后进行 连续曝气处理1-2天(优选1天);
(2)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时进行排水和补充离交废水,进行动态培养,并回流 活性污泥,维持反应池中的pH在7.0-7.5,在动态培养的同时,保持曝气状态,直到挂 膜完成。
步骤(1)中,所述载体填料为聚乙烯填料,其密度与水非常接近,可以悬浮于水中, 填充率可以为20%-60%v/v,优选50%v/v。
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污泥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离交废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 再经沉淀分离得到活性污泥。
步骤(1)中,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4000mg/L,优选3000mg/L。
步骤(1)中,所述的离交废水,其COD含量为3000mg/L-5000mg/L,TN含量为 50mg/L-100mg/L,TP含量为40mg/L-60mg/L。
步骤(2)中,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时排水和补充水,使水力停留时间维持在 24~48h,优选24h。
步骤(2)中,每天回流污泥(4h左右),使污泥浓度MLSS达到3000-4000mg/L(优 选3000mg/L),维持足够的微生物与载体填料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
步骤(2)中,通过控制曝气和适量的添加碱维持反应器中的pH值在7.0-7.5。
步骤(2)中,所述的碱为NaOH。
步骤(2)中,当COD的去除率达到90%,镜检发现生物膜中含有菌胶团和原生动物 和后生动物,则挂膜成功。所述的原生动物为钟虫或线虫等。
步骤(2)中,挂膜成功后,逐渐降低活性污泥回流量直至停止回流活性污泥。
步骤(2)中,所述动态培养过程中,换水流量(即排水和补充离交废水的流量)逐渐 增大,以给与微生物一定的缓冲期,使微生物逐渐形成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例如, 在整个挂膜期间,可以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从24h缓慢降低直至10h。
步骤(1)和(2)中的曝气强度以控制MBBR的DO>2mg/L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业务共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壳聚糖在防治植物青枯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