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806.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荣;程江;陈华;张学伟;王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F25J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收集 输送 系统 实现 方法 | ||
1.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和自呼吸输送系统;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板式换热器、膨胀阀、油气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和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和油气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所述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由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构成;所述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自呼吸输送系统包括凝液罐、检修闸阀、输送泵、缓冲小罐和电动球阀;所述凝液罐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检修闸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缓冲小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修闸阀的出口和输送泵的入口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口和缓冲小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小罐的第二端和电动球阀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罐设有液位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中集成有高液位开关和低液位开关,所述高液位开关集成在液位计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开关集成在液位计的低液位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换热器设置在板式换热器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制冷系统以压缩机为动力源推动制冷剂做制冷循环,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出口排出后,进入冷凝器,然后进入板式换热器为加热混合凝液提供热源,从板式换热器排出后的制冷剂经过膨胀阀后,进入油气换热器为油气冷凝提供冷源,随后经过气液分离器返回压缩机;
S2、油气在油气换热器进行换热,冷凝得到的混合凝液通过排凝口下流进入板式换热器;
S3、板式换热器在其第一端接收混合凝液,并和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混合凝液通过其第二端下流,制冷剂则从其第四端返回制冷系统;
S4、凝液罐接收经热回收后的混合凝液,放置内部储存,并监控液位变化,当高液位触发时执行步骤S5,当低液位触发时执行步骤S6;
S5、电动蝶阀打开,输送泵启动,混合凝液从凝液罐出来,经过检修闸阀和输送泵排出,送入缓冲小罐的第一端,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和部分混合凝液从缓冲小罐的第三端回到凝液罐,形成自呼吸系统;而缓冲小罐内的另一部分混合凝液从凝液罐排出输送到指定容器或场合实现回收;
S6、输送泵关闭,电动阀关闭,完成混合凝液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凝液罐中的液位计监控凝液罐的液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8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蒲元和胃胶囊颗粒的沸腾干燥工艺
- 下一篇:冰箱食物有效期智能提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