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19956.2 申请日: 2016-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715452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2
发明(设计)人: 曾建邦;廖连生;邵瀚青;王广君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H01M10/613 分类号: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 电池组 散热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性能与其内部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工作时不仅要求电池组温升小,而且要求各单电池之间的温差小。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在过充或快速放电等条件下,会使电池组温度急剧上升,严重时电池组会产生自燃甚至是爆炸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热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在工作时其内部会发热,导致电池组内部温度升高,且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此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包括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铜涂层、铜管、水箱。所述散热框与水箱均为铝材质。

散热框内壁喷有较薄的铜涂层,所用喷涂技术为超音速冷喷涂。方形单电池布置在喷有铜涂层的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中,铜涂层内壁经打磨光滑后可与单电池外表面紧密贴合;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各单电池产生的热量传至铜涂层,由于铜的导热系数大,能迅速均温,后传至散热框,经S型流道内冷媒带走。

散热框为一体化多流道结构,制造简单、结构紧凑、牢固,适用于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

散热框内有多个通孔流道,流道间用裸露在散热框外的U型铜管连接,便于结合风冷散热,冷媒在呈S型流道内流动,可使散热框冷却更为充分,进而降低各单电池表面温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利用喷有铜涂层的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固定单电池,单电池与经过打磨光滑后的铜涂层紧密贴合,由于铜的导热系数大,能迅速均温。流道布置在方形电池的两侧(电池在这两个侧面的面积最大),流道间使用裸露在散热框外的U型铜管相连,便于结合风冷散热。冷媒在S型流道内流动,可使散热框冷却更为充分。可见该发明不仅能使各单电池表面温度分布更为均匀,而且还可以降低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升,有望大幅度地提高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热框的示意图;

图2为单电池的示意图;

图3为喷有铜涂层的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剖视图;

图5为U型铜管示意图;

图6为S型铜管示意图;

图7为喷有铜涂层的散热框与单体电池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均温散热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1、U型铜管2、S型铜管3、箱体4、单电池5、铜涂层6、直铜管7,其中,单电池5是方形锂离子电池。

如图1所示,散热框1为一体化多流道结构,其内有若干方框,每个方框对应一个单电池5。散热框1中的冷媒流道布置在对应方框内表面面积最大的两侧壁面内,可充分利用散热面积。如图3所示,在散热框1的方框内壁,喷涂一层薄的铜涂层6,所用喷涂技术为超音速冷喷涂。如图7所示,将单电池5插入一体化多流道散热框1中喷有铜涂层6的方框内,所述铜涂层6内表面打磨光滑,单电池5外表面与铜涂层6内表面紧密贴合。

如图4、9所示,冷媒从箱体4a的入口a流进,依次流经直铜管7a、流道1a、U型铜管2a、流道1b、U型铜管2b、流道1c、S型铜管3a,最后由箱体4b的出口a流出,这样冷媒在S型流道内流动,且上下两S型流道为对称结构,冷却效果良好,电池组工作温度均匀。如图4所示,两侧流道内冷媒只有一面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而中间流道两侧都有电池,故两侧流道冷媒流量为中间流道冷媒的一半,两侧的流道直径比中间的小。如图9所示,两箱体4a、4b位置等高,确保各流道内冷媒流量配置均匀,提高电池温度分布均匀性。

单电池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至铜涂层6,铜的导热系数大,迅速均温后传至散热框1,后经散热框1中S型流道内的冷媒带走。冷媒经过U型铜管2时,与风冷结合散热。

以上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实施的具体说明,该实施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