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及喷墨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027.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令英;宋佳丽;谢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锐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01;B32B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于翠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整 薄膜 层喷孔 结构 喷墨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技术的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以及应用所述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传统实现压力腔的结构有两种: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结构,其主要特点为顶部材质与墙体材质不同,其实现工艺较复杂,很难用常规的MEMS方法进行批量制造。此结构首先通过光刻的方式形成压力腔的外形,再将已进行激光打孔形成喷孔的聚酰亚胺(polyimide)薄膜通过对位的方式粘贴到墙体的顶部。此结构的缺点是:
1、聚酰亚胺(polyimide)薄膜在对位粘贴时存在对位误差,喷孔偏离目标位置。
2、聚酰亚胺(polyimide)薄膜贴附于墙体顶部时,聚酰亚胺(polyimide)薄膜的黏附均匀性以及粘着力的大小会存在偏差。
如图2所示的另一种现有结构,其主要特点为顶部材质与墙体材质相同,但是喷孔层的上表面不平整,相邻喷孔之间易造成油墨和其他污染物的累积,并且在喷孔擦洗过程中造成喷孔污染或堵塞。此结构采用MEMS集成的方法,首先用有机牺牲材料形成压力腔的外形,然后通过沉积的方式(PECVD)将无机材料(sio2)覆盖在有机牺牲材料压力腔外形的四周,形成压力腔的墙体和顶部,之后再用光刻及干法刻蚀的方法在压力腔顶部形成喷孔,最后通过干法刻蚀(氧洗)的方式将有机牺牲材料去除,形成压力腔。此结构的缺点是:
1、压力腔之间会形成凹槽,容易造成油墨和其他污染物的累积,在喷孔擦洗过程中会造成喷孔污染或堵塞。
2、此种结构的压力腔墙体很薄,此结构在喷头擦洗过程中易受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平整不会累积污染物、坚固且易批量制造的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从而解决业界传统压力腔形成技术所存在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包含一基底,所述的基底上设有若干进墨通道,所述的基底的表面平整地覆盖一薄膜层,在所述薄膜层的内部设有若干压力腔,所述的压力腔与进墨通道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所述薄膜层的表面还设有若干喷孔,所述喷孔与压力腔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压力腔之间设有隔层。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层由有机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层由高分子化合物或氟化物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所述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包括基底,所述的基底上设有若干进墨通道,所述的基底的表面平整地覆盖一薄膜层,在所述薄膜层的内部设有若干压力腔,所述的压力腔与进墨通道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所述薄膜层的表面还设有若干喷孔,所述喷孔与压力腔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
由于本发明的平整薄膜层喷孔结构的薄膜层整体由有机材料形成,易于制造且在表面不会形成凹槽,不会造成油墨和其他污染物的累积;压力腔墙体坚固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目前业界传统实现压力腔的一种结构;
图2为目前业界传统实现压力腔的另一种结构;
图3为本发明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不带隔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带隔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3所示,一种平整喷孔薄膜层结构1,包含一基底2,所述的基底2上设有若干进墨通道3,所述的基底2的表面平整地覆盖一薄膜层5,在所述薄膜层5的内部设有若干压力腔4,所述的压力腔4与进墨通道3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所述薄膜层5的表面还设有若干喷孔6,所述喷孔6与压力腔4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的压力腔4之间还可以设有隔层7。
薄膜层5由有机材料制成,优选的有机材料为高分子化合物或氟化物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锐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锐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