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网蒙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387.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陈吉安;李力;孙久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B1/08 | 分类号: | B64B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蒙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浮空器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索网蒙皮结构。
背景技术
浮空器的气囊材质越轻,自重越小,越有利于平流层飞行,同时充气气囊需要为浮空器 挂载重物提供支撑。而轻质材料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撑,通常需要设计额外的承力结构。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417705A,公开(公告)日2009.04.29, 公开了一种保形高空气球,第一充气骨架上开有进气孔,多个第一充气骨架的上端交界处和下 端交界处分别通过连通件连通,第一充气骨架和第二充气骨架的交界处通过四通连通,蒙皮通 过连接件固接在第一充气骨架与第二充气骨架形成的网格的外表面上,悬索的一端固接在蒙皮 上,悬索的另一端与有效载荷固接。该技术中充气骨架只起到支撑作用,不能提高气球的承压 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索网蒙皮结构,能够有效分担气囊的 内压,保证高低空浮空器的有效运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气囊、纵向绳索和环向绳索,其中:气囊上下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金属圆 环,若干纵向绳索均布于气囊外部且两端分别与两个金属圆环固定相连,若干横向绳索分别水 平设置于气囊外部且纵向绳索和环向绳索的交接处通过固定设置与气囊上的袢实现固定连接 并构成索网。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与气囊固定连接的索网结构将气囊内压转化到绳索上分担 挂载负荷,保证了气囊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高低空浮空器的高负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纵向绳索与金属环连接示意图;
图中:气囊1、纵向绳索2、环向绳索3、金属圆环4、袢5、底座51、绑扎绳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气囊1、纵向绳索2和环向绳索3,其中:气囊1 上下两端设置有金属圆环4,气囊1中部设置有袢5;纵向绳索2两端与金属圆环4固定连接, 纵向绳索2和环向绳索3分别与袢5固定连接并构成索网。
所述的气囊1由轻质高强的蒙皮材料焊接而成,面密度小于等于100g/m2,强度大于 300N/cm。
如图2所示,所述的袢5包括:底座51和绑扎绳52,底座51与气囊1固定连接,绑 扎绳52用于绑扎纵向绳索2和环向绳索3。
所述的袢5相邻间距小于等于1米,具体通过焊接固定设置于气囊1上;对应所述的纵 向绳索2和环向绳索3的交点位于焊接的焊缝位置。
所述的纵向绳索2和环向绳索3为轻质高强绳,线密度小于等于12g/m,强度大于1.5kN。
与普通的气囊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承压能力提高1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