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的移动端手持车辆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0461.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宗群;杨智宇;李敬轩;苟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4/02;H04W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移动 手持 车辆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物联网领域、无线数据传输通信领域、服务器领域、电子地图领域、Andriod应用开发领域、尤其是涉及车联网车辆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中国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80%来源于汽车尾气,为了改善这些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问题,车联网这一热点话题应运而生。伴随着车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预估,全球可联网汽车的渗透率,将由2012年的11.4%,增加至2017年的60.1%。届时,美国与欧洲的联网汽车渗透率可能会超越八成。而新兴市场如拉丁美洲、东欧,新车内装载车用资讯娱乐设备的比例也将强劲成长。所以车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着全球各个地区。
“车联网”指的是通过车辆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车与车,车与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以及车与城市网络能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实现车联网技术的未来城市将告别拥堵、交通事故的等一系列问题,实现自动驾驶,从而使驾驶者可以充分享受路途中的社交无线网络,应当说车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网络,也属于物联网的一部分。
目前,对于车辆而言,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定制好了车载终端的内容,这导致了传统的车载终端的服务都非常封闭,无法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车辆个性化以及更深层次的需求。我们所设计的车联网管理服务平台打破传统车载终端所带来的限制,使得车辆信息可以自由的与上位机展开交互,并且为了使我们设计的车联网管理服务平台更加完善,我们的开发已经开始向手机等移动端设备延伸。
当下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各项网络服务都从桌面端开始向移动端转型,许多手机APP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大量的便利,原先只能在电脑上进行各种网上行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都可以用手机来代替,对手机移动端的开发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我们可以网上购物,可以转钱汇款,可以网上看电影等等这些功能,原先我们都需要一台电脑,但是现在只需要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很好的完成。
随着电子以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强大的显示、通信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智能手机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手机而言,尤其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随着Andriod系统的不断进步,使得Android手机占据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手机数量大大地超过传统PC机的数量,另外,随着4G时代的到来,利用手机上网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手持设备进行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再开发,来扩展和完善现阶段车联网服务管理平台的功能,使得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之间实现更加完美的结合,使得车主能够随时随地的掌握自己爱车的状态,并让车主在使用汽车时感到更加安全、放心,有着更加良好的驾驶体验。其次,在本发明中不仅实现了具有移动端特点的车联网功能,还实现了传统车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将传统车辆管理功能引入到手持端之后,大大方便了车主对车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车联网的移动端手持车辆管理方法,将移动端和后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具体是使用异步http框架实现移动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共享,并且移动端对平台数据库的访问与操作都是先通过发送指令到达服务器,经服务器校验有效后,再由服务器中转到数据库进行访问与操作,访问到的基本信息存储到移动端上的本地sqlite轻量级数据库,方便再次访问;
利用车载终端通过CAN总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自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车辆数据采集,车载终端的数据采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以及格式转换;车载终端发送模块主要负责将数据按照自己定义的协议进行打包,然后利用网络模块进行发送;自己定义的协议为数据添加包头,然后将不同数据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数据包,最后由网络模块进行发送,利用TCP/IP协议,编写Sock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