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窃密侦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200.1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康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密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 窃密 侦测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窃密侦测终端,该窃密侦测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窃密设备的公共频段的上行信号;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窃密设备的移动网络的上行信号;第一区分模块,用于在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公共频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公共频段信号的调制方式区分公共频段信号的类型。本发明通过对公共频段信号和移动网络信号分别进行检测,拓宽了侦测频段的频宽;并按照调制方式对检测的公共频段信号进行区分,使得对窃密设备的上行公共频段信号的检测更加细化和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RF(Radio Frequency,射频)窃密侦测终端。
背景技术
19世纪初,世界各国开始采用模拟无线窃密技术窃取国家机密、军事秘密。随着科技的发展,窃密技术不断成熟,窃密设备也形式多样,并逐渐向小型化、自动化发展。与此同时,反窃密技术也应运而生,通过技术手段和检测仪器,检测并发现无线窃密,以适应防范窃密、保守秘密的需要。最早的是手动的调解接收定向检测仪器,70年代开始采用场强侦测技术,80年代开始采用扫频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要想完成无线窃密检测需要多台大型的专业设备,每种设备的只能提供一两项检测项目(场强仪、频谱仪、接收机等大型专业设备),并需要人工的识别判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越来越便捷,这就使得信息的保密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如今,不仅国家军事单位、国家科研单位等国家重点单位存在防窃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样需要防止自身的商业秘密被非法窃取。随着防窃密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对窃密侦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体积小、操作简单、性能优异、频率范围宽、精准度高、专业性强,显然,上世纪的检测技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检测需求。
然而,目前国际上的无线窃听偷拍侦测器则主要采用电磁侦测技术对宽频的无线电波进行侦测,通常仅采用1根拉杆宽频天线,具体侦测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在进行灵敏度分级后,按照相应的报警级别进行报警,接下来可以基于信号强度进行分级显示。
目前,能够侦测手机上行信号的侦测器也只能区分出是2G信号还是3G信号,且需要在距离信号源在1米范围内(并需要在通话中),并且对于每类手机信号,还无法具体区分是哪个网络类型的信号(例如,在检测到2G移动网络信号时,不能够区分该信号是CDAM网络信号还是GSM网络信号),更不能检测出信号强度。
对于公共频段的上行信号,目前的无线侦测器则只能侦测识别到2.4G的信号,但无法区分该2.4G信号是WIFI还是蓝牙信号,又或是无线影音信号;还不能识别5.8G信号,相应的,也无法判断该5.8G信号的信号类型是无线影音信号还是WIFI网络;同时也不能识别1.2G的无线影音信号。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RF窃密侦测终端,能够拓宽侦测频段的频宽;并能够对公共频段和移动网络的上行信号实现细化区分和精准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RF窃密侦测终端。
该RF窃密侦测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窃密设备的公共频段的上行信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窃密设备的移动网络的上行信号;
第一区分模块,用于在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公共频段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公共频段信号的调制方式区分公共频段信号的类型;
第二区分模块,用于在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网络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移动网络信号所在的频段区分移动网络信号的类型。
该RF窃密侦测终端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密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密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