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288.7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丰;白亚群;梁志强;颜培;王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镜 阵列 结构 表面 压痕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端部具有微透镜形状的压头;
步骤二,平整加工待成形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
步骤三,在成形压力机上,所述步骤一中的压头以速度为s与压力为m在待成形表面上利用压痕法加工出透镜状凹痕;
步骤四,卸载压头压力,待已压印成形的凹痕完全弹性恢复后,测量并计算步骤三凹痕形状与步骤一中的压头端部所述微透镜形状之间的误差,将该误差补偿在压头的形状上或修整压头,使新压头的形状等于微透镜形状与误差之和或差,补偿或修形所述压头形状;
步骤五,利用所述补偿或修形后的压头再次进行步骤三中的凹痕成形,若成形微透镜阵列结构,则基于微透镜的工作性能设定纵横间距,并以所述纵横间距为紧邻微透镜中心距在模具平面上加工出其他凹痕,形成微透镜阵列结构;
步骤六,将凹痕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材料隆起部分切除,再对成形表面进行镀膜,获得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中的每个微透镜的直径范围为10μm~10mm,微透镜阵列结构中相邻微透镜间的中心距大于微透镜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透镜和微透镜阵列结构中的微透镜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菲涅尔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压头的材料为硬质合金、碳化硅、蓝宝石、红宝石或金刚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工件装夹平台以与微透镜阵列相同的纵横间距移动,压头与装夹平台的移动同频率进行往复运动,对待成形表面进行压痕法加工,形成微透镜阵列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六中,压痕法加工后的表面隆起切除的方法,首先在凹痕成形表面涂覆树脂胶,保证树脂胶充满凹痕,待其凝固后对隆起部分进行车削,控制凹痕边缘毛刺的生成,最后利用丙酮软化凹痕内部树脂胶,清除胶体,清洗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结构的表面的压痕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为0.01mm/s~10m/s,m为10N~10k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2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