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厄洛替尼组合物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22121.2 申请日: 2016-03-04
公开(公告)号: CN105748429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邓强;李维;黄晓平;李开均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36 分类号: A61K9/36;A61K31/517;A61P35/00;C07D239/94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周庆佳
地址: 61820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盐酸 厄洛替尼 组合 片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厄洛替尼组合物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逐年增加,20世纪初肺癌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到20世纪末肺癌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期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国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全球每年有200多万新增肺癌患者,死亡100多万;我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50多万,死亡30多万。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

肺癌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早期、中期发病很难发现,一旦发现便已到晚期,所有的医疗手段均无明显效果。在美国,肺癌是造成生命价值损失最高的癌症,而且肺癌是所有癌症中经济负担增长最快的。肺癌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20年间增加了近1.5倍,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升幅最高的。2010年美国肺癌和支气管癌的发病例估计有222,500例(男性116,750例,女性105,770例),死亡157,300例(男性86,200例,女性71,100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指出,据2012年发布的有关2009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人群肺癌的发病率为53.57/10万,死亡率为45.57/10万。其中男性的肺癌发病率为70.4/10万,死亡率为61.0/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肿瘤首位;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为36.34/10万,死亡率为29.77/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女性肿瘤第二位和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增的肺癌病人约50万,加上原来的在治病人,每年在治的病人数至少在60万以上。来自第六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2013年11月北京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吸烟、暴露于环境烟雾、室内外空气污染、饮食习惯、饮酒、呼吸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与肺癌均有关。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一直备受关注。近十年来,随着戒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男性肺癌的发病率逐渐达到平台,甚至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出现快速上升,其发病高峰预计出现在2020年,这种增长趋势被称为一个“时代的流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化疗药出现。“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化疗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良性细胞也被大量杀死,副作用极大。许多病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化疗。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量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表面存在一些特定基因受体表达。这为研制靶向抗癌药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干扰或阻断受体蛋白表达途径来影响肿瘤细胞的活动过程,达到治疗目的。在这种策略指导下,研发上市了一系列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许多研究证明了应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及受体的抗血管生成制剂的临床疗效,这些研究结果促进了VEGF抑制剂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靶向治疗渐渐进入人们视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在NSCLC中高表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给晚期NSCLC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随着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发现,肿瘤领域的药物研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转向了非细胞毒类的分子靶向药物开发,并陆续有新产品上市。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改变了部分肺癌的治疗效果,是迄今抗肺癌药物治疗最受瞩目的领域。但是,目前上市的任意一种分子靶向药物仅仅对小部分人群有效,多数肿瘤患者未能获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