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冷凝水自动回收功能的自驱动低位能热泵、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407.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昀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2;F24F11/02;F25B30/06;F25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凝 自动 回收 功能 驱动 位能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冷凝水自动回收功能的自驱动低位能热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于地球环境温室效应的日益关注,应用相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的需求愈益迫切。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地源、污水源、海水源等低位能源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采用低位能源例如地源热泵、空调等的具体应用也日益广泛。
当前,低位能源利用领域在实践中倾向于集中制冷、制热。虽然这种利用方式体现了节约初投资、减少维护成本、提高整体效率等诸方面优势,但是在具体使用中,却无法解决小负荷运行情况下运行成本畸高问题。例如在办公楼、宾馆应用中,在只有少部分办公房间使用和低入住率的情况下,机组如果运行则效率畸低,且导致运行成本畸高;若因此停止运行则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在部分极端情况下,甚至会由于负荷太低致使机组无法运行。而上述问题的存在,也同时制约了低位能源利用技术在入住率不稳定的旅馆业、住宅楼等潜在领域的使用。
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约,目前在办公楼、宾馆等领域,尤其在住宅楼领域,实际应用中还倾向于使用分体空调。由于分体式空调固有的特性,导致其相比窗式等一体式空调天然存在着制冷剂容易泄露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维护率高、带来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局部小负荷运行,且高效、低耗,能够有效扩展低位能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冷凝水自动回收功能的自驱动低位能热泵、空调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冷凝水自动回收功能的自驱动低位能热泵、空调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低位能液体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翅片管换热器、压缩机、壳管式换热器和毛细管;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的上、下端口分别与毛细管和压缩机连通,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管程的上、下端口分别与低位能液体系统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通过分支管路连通,且壳管式换热器的管程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路之间的分支管路上设置有低位能液体驱动泵和单向阀;在压缩机两端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四通换向阀,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侧边对应设置有风扇,与所述的翅片管换热器还对应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盘和冷凝水收集槽;所述的冷凝水收集槽与壳管式换热器管程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冷凝水输送管路连接,并在冷凝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冷凝水输送泵和单向阀。
所述的低位能取用对象为地源、城市污水、工业生活余温热水、或海水等,所述的低位能液体系统包括下半部设置在低位能取用对象中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在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下端部之间连通设置有低位能热交换器,在供水管路顶部设置有膨胀水箱,回水管路顶部设置有自动放空阀。
所述的冷凝水收集槽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感应冷凝水收集槽内液位变化,提供感应信号,由控制系统控制冷凝水输送泵动作。
所述的低位能液体系统中还可以设置有冷却塔或/和人工热源。
所述的供水管路上端部较回水管路上端部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能够实现系统满负荷运行和系统任意小负荷(系统内的最小独立单元)运行时的运行效率基本相同,消除了为避免系统运行效率太低、或者系统(中央制冷机)最低运行负荷高于实际需要负荷而不能兼顾小负荷运行的弊端;
②本发明实现了系统内最小单元的完全独立运行,运行控制独立、方便;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实现在同一个系统内部分区域制冷运行、部分区域制热运行;
③本发明与分体式空调器相比,采用了整体、封闭式制冷系统,减少了制冷剂泄露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和破坏;
④本发明相比采用需要外挂机的分体系统,该整体系统可以采用壁挂式、吊顶式、柜式等多种安装形式,实现整体室内放置,避免了外挂机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
⑤本发明实现了冷凝水的自动回收和排放,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省去了传统制冷空调系统的冷凝水排放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昀,未经陈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