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发射仪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424.4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余;刘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宥余;刘义伟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发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氧离子发生器,用于净化空气之用。
背景技术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 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 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 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 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
目前市场负离子仪器大部分是一种单极升开放式。虽然负离子浓度高,但存一种附加层层过 滤装置。有的通过风机将负离子扩散在空中。这类负离子产品的能耗和噪声都比较大,且清洗较 困难。
本负离子发生器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装置提供一种运行稳定负离产生数量较大,能耗低, 没有噪声,清洗简便。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很多臭氧的负离子发生器。
负离子的多少衡量空气清新的标志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空气中的负离子在1000~ 1500个/cm3为清新空气。现有负离子发生器发射负离子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接触后,带 负电的颗粒会沉降与室内的墙壁、电器、家具等表面,造成室内墙壁和器具的不清洁和不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集尘装置的负氧离子发生器,避免了颗粒无序沉降 引起的室内环境恶化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负离子发射仪,包括发射器本体,发射针安装在发射器本体上,发射器本体为 柱体,发射器本体内包括用于向发射针提供负高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正 极输出和第二正极输出,在发射器外围设有两级筒状集尘元件,所述第一正极输出和第二正极输 出分别与第一级集尘元件和第二级集尘元件连接。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本体为绝缘体,所述发射 针以及所述第一级集尘元件和第二级集尘元件由导电材料制成。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本体由ABS工程塑料制 成,所述发射针由钨、钢或碳纤维簇制成,所述第一级集尘元件和第二级集尘元件由铝基或铁基 材料制成。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集尘元件和第二级集尘 元件分开设置,并且两级的电压不同,靠近负离子发射针一侧的第一级集尘元件接的电压低于远 离负离子发射针一侧的第二级集尘元件的电压。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输出的电压为第二正极输 出的电压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且所述负高压和正高压的电压压差在20-30kv。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输出的电压为第二正极输 出的电压的六分之一。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针加载的电压为负18kv, 第一正极输出电压为正2Kv,第二正极输出电压为正12Kv。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集尘元件和第二级集尘 元件依次设置在负离子发射器本体的靠近发射针处的三分之一位置和三分之二位置处。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射仪悬挂在房间或净 化空间的天花板上距离天花板及墙壁大于50厘米的地方。
方案10、根据方案1的所述负离子发射仪,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集尘元件的筒状侧面积等于 /或小于第二级集尘元件的筒状侧面积。
发明采用MOSFET谐振式直流一直流电源变换器电路。通过LC谐振把电压波形变为正弦波, A、B、C、D取回正高压加在集尘极板第1极板第2极板上。
电源电路中,是通过加给MOSFET的栅极反馈电压呈弧度变化靠降低栅压来使MOSFET翻转工 作的。
负氧离子发射器电源包括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分别给MOSFET管Q1和MOSFET管Q2加栅极 偏压,在接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的电容C1和初级线圈间形成谐振电流和谐振电压,经变压器变 压后,在变压器NS线圈感应出所需的电压,经过两组倍压整流,一组是5级倍压,产生负高压; 另一组经三级倍压,经两组电阻分压输出两组不同的正高压,两组不同的正高压分别连接到第一 正极输出和第二正极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宥余;刘义伟,未经陈宥余;刘义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用多孔纤维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声波灭菌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