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3664.6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钢;胡培;李志雄;孙兆林;陈明苍;田小亭;高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25/00;A61P25/28;A61P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植物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糖是由单糖单元组成的杂多糖,并且所述的单糖单元包括(i)岩藻糖,(ii)甘露糖,以及(iii)任选的葡萄糖和/或半乳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糖为褐藻多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糖中甘露糖单元的摩尔含量≥50%,较佳地≥70%,更佳地≥80%,最佳地≥85%,按植物多糖中所有单糖单元的总量计。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植物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糖选自下组:
(a)一种植物多糖,其中所含的单糖的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2∶20~30∶0.5~2∶1;
(b)一种植物多糖,其中所含的单糖的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半乳糖=1~2∶20~40∶1;
(c)一种植物多糖,其中所含的单糖的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1~2∶25~30∶0.5~2;
(d)一种植物多糖,其中所含的单糖的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1~2∶20~30。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植物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糖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1)糖残基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96:21.00:1.88:1.00;
(2)分子量为140~300KDa;
(3)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2.0;
(4)甘露糖的含量为25~40wt%,按植物多糖总重量计;
(5)糖醛酸8~20wt%,按植物多糖总重量计;
(6)蛋白质含量0.1~1wt%,按植物多糖总重量计;
(7)硫酸基含量10~15wt%,按植物多糖总重量计;
(8)连接方式包括选自下组的单糖连接方式:末端、1,2-、1,2,3-、1,2,3,4-和1,2,4,6-连接的甘露糖;末端、1,2,4-、1,4-、1,6-连接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末端、1,2,4-、1,3-和1,4-连接的岩藻糖;
(9)硫酸基位置选自下组:甘露糖的4位及6位,岩藻糖的2、3、4位。
6.一种褐藻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多糖的分子量为100kDa-350kDa;并且所述褐藻多糖中含有以下单糖单元:甘露糖和岩藻糖,
其中,按褐藻多糖中所有单糖单元的总量计,所述甘露糖的摩尔含量为50%-93%;以及所述岩藻糖的摩尔含量为3%-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褐藻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多糖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单元:
R2=[→4)-α-D-Glcp-(1→或→4)-α-D-Glcp-(1→]
Hex=[Gal、Man或Glc]
其中,m=大于10的正整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多糖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褐藻多糖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一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用于(a)改善记忆能力;和/或(b)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下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原发性侧索硬化或其组合;
和/或,所述的记忆能力包括空间记忆能力。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a)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多糖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褐藻多糖;和
(b)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党参多糖提取液的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致型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