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电控液动双向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3732.9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杨先辉;雷鹏;何宇;刘洪伟;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电控液动 双向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井下电控液动双向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分层试油测试技术能够获取不同层间的压力、产量和含水率等相关信息,为油田制定分层采油的相关措施,对经济有效的开发出原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分层试油测试技术牵涉到一系列的工具,如封隔器、测试阀以及桥塞等,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井下工具的执行机构不能直接实现井下控制,一般通过地面设备提供压力与地面管柱的操作实现其功能,操作相对复杂,通过地面设备提供压力,地面管柱上提与下放实现试油测试工具执行规定动作,无法通过井下动力设备实现,对地面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地面设备提供压力,对油井套管与油管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且环空打压时,会对原始油层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给井筒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不符合低耗能的要求;无法在井下易卡部位提供双向动力,尤其是封隔器部分,一旦出现阻卡情况,只能通过活动钻具与循环洗净解决,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对地面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过高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对地面操作依赖程度低的井下电控液动双向动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井下电控液动双向动力装置,包括壳体、上部中心杆、下部中心杆、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
所述上部中心杆和所述下部中心杆同轴设置且轴向固定连接,所述上部中心杆与所述下部中心杆均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上部接头设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上部中心杆的一端且与所述上部中心杆滑动连接,所述下部接头设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下部中心杆的一端且与所述下部中心杆滑动连接;
所述上部接头、上部中心杆和壳体形成密封的空气低压腔和上部压力转换腔,所述空气低压腔设在所述上部压力转换腔的上方,所述下部接头、下部中心杆、上部中心杆和壳体形成密封的下部压力转换腔和高压补油腔,所述下部压力转换腔设在所述高压补油腔的上部;
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液压管线和第二液压管线,所述第一液压管线一端连接所述上部压力转换腔,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补油腔,所述第二液压管线一端连接所述下部压力转换腔,另一端连接所述空气低压腔,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空气低压腔和所述上部压力转换腔的连通与隔断,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所述下部压力转换腔和所述高压补油腔的连通与隔断,所述第三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管线的通断,所述第四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二液压管线的通断;
所述壳体上设有环空液体入口,所述环空液体入口连通壳体的外部与所述高压补油腔。
进一步,所述高压补油腔内设有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设在所述环空液体的上方并设在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下方,所述浮动活塞、下部接头、壳体和下部中心杆形成环空流体腔。
进一步,所述环空液体入口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多个所述环空液体入口均布在所述壳体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发明利用井底环空压力,由空气低压腔、上部压力转换腔、下部压力转换腔和高压补油腔形成高压回路系统与空气低压回路系统,所形成的高压回路系统与空气低压系统通过四个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使上部压力转换腔与下部压力转换腔之间形成压力差,实现壳体沿中心杆上移或者下移,进而实现试油测试工具的上下移动,不需要地面设备提供额外的动力,也不需要地面管柱的额外操作,结构可靠,操作简单,能够迅速实现指定的动作,对地面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低;2、可为井下工具提供双向动力,通过对局部管柱施加循环拉力与压力的作用,解决井下工具遇阻的问题;3、不需要消耗额外能量,对套管与油管密封性没有特殊要求,节能降低成本;4、降低了试油测试工具在下放过程中坐封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井下电控液动双向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上部接头;2-空气低压腔;3-第一电磁阀;4-第一液压管线;5-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7-浮动活塞;8-下部接头;9-下部中心杆;10-环空液体入口;11-环空流体腔;12-高压补油腔;13-第四电磁阀;14-下部压力转换腔;15-第二液压管线;16-上部压力转换腔;17-壳体;18-上部中心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拆装可调式零位锁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缸式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