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3925.4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光;周天亮;朱小清;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靠荧光粉转换实现白光LED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多芯片LED。将RGB三基色LED芯片封装在一起来产生白光。利用RGB三色LED组合构成白光LED的技术是最高效的,避免了荧光粉发光转换过程中斯托克斯位移造成的能量损失,可获得最高的发光效率,同时可分开控制3种不同的光色LED的光强,实现全彩变色的效果。但该方法制成的白光LED的各个光色随驱动电流和温度变化不一致,随时间的衰减速度也不相同,且其散热问题也比较突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三基色荧光粉转换LED。三基色荧光粉转换LED可以在较高发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LED的显色性,它具有较高的光视效能和显色指数。三基色白光LED实现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紫外光(UV)LED激发一组可被紫外光有效激发的黄、绿、蓝(RGB)三基色荧光粉,其特点为光谱的可见光部分完全由荧光分产生。不过,它存在以下缺点:电光转化效率较低;粉体混合较困难,有待研发高效率的荧光粉;封装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容易老化,寿命较短,存在紫外线泄露的隐患;高效功率型UVLED不易制备。
3)黄色荧光粉转化LED。目前蓝光GaN芯片+掺杂Ce3+、发黄光的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3+,YAG)荧光粉是最常见的二基色荧光粉转换LED。当然适当地添加红色及绿色荧光粉,可以适当提高此类白光LED的显示性。
总的来说,黄色荧光粉转化白光LED是目前商业上最成熟、最容易实现的白光LED技术,其具有耗能小、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该装置中,GaN发出的蓝色光激发了YAG而得到黄色光,未被吸收的蓝光和黄光复合得到白光,因此在蓝光或紫光激发下发黄光的YAG荧光粉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类荧光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可将蓝光或紫光转化为黄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材料,如式(I)所示:
M2-xCexAl3Si3O12+xF1-x(I);
其中,0<x<1;所述M为Mg、Ca、Sr与B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x为0.02~0.9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M前驱体、Ce前驱体、Al前驱体、Si前驱体与F前驱体混合,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荧光材料;
所述M前驱体、Ce前驱体、Al前驱体、Si前驱体与F前驱体中M、Ce、Al、Si与F的摩尔比为(2-x)∶x∶3∶3∶(1-x);0<x<1;所述M为Mg、Ca、Sr与B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M前驱体、Ce前驱体、Al前驱体、Si前驱体与F前驱体的纯度均不低于99.5%。
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为:
将M前驱体、Ce前驱体、Al前驱体、Si前驱体与F前驱体混合,压片后,在还原气氛中进行高温烧结,得到荧光材料。
优选的,所述M前驱体为M的碳酸盐、M的氧化物、M的磷酸盐、M的草酸盐、M的硝酸盐与M的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Ce前驱体为Ce的碳酸盐、Ce的氧化物、Ce的磷酸盐、Ce的草酸盐、Ce的硝酸盐与Ce的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l前驱体为Al的碳酸盐、Al的氧化物、Al的磷酸盐、Al的草酸盐、Al的硝酸盐与Al的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Si前驱体为Si的碳酸盐、Si的氧化物、Si的磷酸盐、Si的草酸盐、Si的硝酸盐与Si的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还原气氛为氨气或氮氢混合气体。
优选的,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1450℃~1650℃;所述高温烧结的时间为12~20h。
优选的,所述高温烧结的压力为12~20个大气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光LED,包括荧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