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转印色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3963.X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1/00 | 分类号: | B41J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冯年群 |
地址: | 311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热转印色带。
背景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 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 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 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 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 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 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唯一 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形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形码与商品信息 的对应关系,当条形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 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条形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 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形码色带,一般由基膜、耐热背涂层、油墨涂层等三部分组成。基膜是 色带的载体,一般选用4.5μm厚的聚酯薄膜,它的强度、厚度直接影响碳 带的延伸率和应用领域;耐热涂层主要作用是隔热、减小摩擦、减少打印 头沾附灰尘,能够保护打印头,延长打印头的寿命;油墨涂层由颜料、树 脂、蜡、添加剂等多种成分构成,它影响色带的转印温度、打印质量、色 带的颜色、印迹的耐摩擦性等主要性能,是色带的核心,常用的黑色色带 油墨成分中有炭黑,这也是这色带通常被约定俗称为碳带的原因。
碳带在条码印打印机上,耐热涂层与热转印头直接接触,热转印油墨 与承印物(标签)直接接触,工作时热转印头瞬间放热,放热点的热量通 过耐热涂层和基膜传送给热转印油墨涂层,油墨熔化而被转印到承印物上, 形成文字、图象。高质量的色带在其转印后受热部分无热转印油墨的残留 物。
在车辆出厂装配时,都会做动平衡测试,就是为了让车轮高速行驶更 平稳。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轮毂组成的一个整体。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 使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当汽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 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 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或是消除已经发生的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 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 的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
在有些轮胎的胎边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红色实心圆圈和一个 黄色空心圆圈。红色圆点代表轮胎纵向刚性最大位置。黄色空心点叫做轮 胎轻点记号,表示这个位置是轮胎圆周上最轻的部位,在更换轮胎时,必 须把此部位与轮胎钢全上最重位置的气门嘴对齐进行安装,才能使车轮在 行驶中保持最佳平衡。
轮胎打点色带用于代替传统的红、黄、蓝油墨,在轮胎上做出热烫印 平衡点(轻点)的标示,具有耐磨、耐刮、耐酒精、更美观,能更长久的保 持等特点,从此摆脱因为传统油墨平衡点的脱落而产生的种种困扰;而且 烫印的工序简单(整个热转印过程为2~3秒),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该热 烫印平衡点的加工制作。如此,将能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 时间,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条形码色带和轮胎打点色带,其构成有类似部分,但常规都是采用各 自体系使用,市场上尚无能通用的色带,本专利揭示一种能同时使用与条形 码色带和轮胎打点色带的热转印色带配方以及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同时使用于条形 码色带和轮胎打点色带的热转印色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转印色带,由涂布于基材上的底层、涂布于底层上的色层、涂 布于色层上的粘结层、以及涂布于基材被面的背涂组成,
所述底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硅脂或硅油100%;
所述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EBS或EVA20-70%,颜料30%-70%;
所述粘接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气相二氧化硅5-20%,硅烷改性环 化橡胶树脂80-95%或者二氧化钛10-40%,硅烷改性环化橡胶树脂 60-90%。
优选的,所述底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硅脂100%;
所述色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EBS50%,颜料50%;
所述粘接层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气相二氧化硅10%,硅烷改性环化 橡胶树脂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