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地高海拔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4170.X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梅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地 海拔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地高海拔繁育方法,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海拔1500‑1800m的范围内,选择土层深厚沙质壤土的阳坡荒地,通过整地、种子拌种、双层覆膜和盖一层麦草等技术手段种植生地的,有效提高了生地的高海拔适应性,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地高海拔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地黄,属于玄参科,以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3种形式入药。分布于我国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主要为栽培,也有野生于海拔50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以河南的温县、孟县、博爱、沁阳即古怀庆府为地黄的道地产区,并将产于古怀庆府的地黄称为怀庆地黄或怀地黄。野生地黄的块根较细长,一般只作为鲜地黄入药。鲜地黄性寒,味甘、苦,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性寒,味甘,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性微温,味甘,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地黄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据统计它在中药处方中的使用频率排名处于前10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生地的栽培管理技术对生地的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开展生地栽培技术的研究对生地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生地高海拔繁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地高海拔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4月初,在海拔1500-1800m的范围内,选择土层深厚沙质壤土的阳坡荒地,捡去石头和杂草,施加基肥2000-3000kg/亩,深翻土地45-55cm,耙平整细,作畦,畦面宽80-100cm,沟宽25-30cm,沟深25-30cm,畦面覆盖0.5-2cm厚的营养土,再覆盖一层黑地膜;所述基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秸秆粉45-55份、草木灰50-65份、腐熟牛羊粪300-500份、麦饭石11-17份、蛭石5-12份、马铃薯渣25-40份、中药残渣14-26份;所述营养土由腐殖土、黄土按2:3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⑵选饱满成熟,无病害,无霉变和损伤的生地种子,将其与拌种剂以1:2重量比混合,晾干,进行机械穴播,并覆盖透明地膜,稍加镇压,再盖一层麦草;所述拌种剂是由50%多菌灵粉剂、生根粉、氯化钙、聚乙二醇、水按3:2:1:1:50的重量比混合制成的;
⑶待生地苗生长出来3cm后将麦草去掉,生长至5cm时将透明地膜去掉,并进行间苗、补苗;
⑷田间管理:孕蕾开花时,及时将花蕾摘除,在生长后期当底部叶片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叶面追肥,及时浇灌,预防病虫害;
⑸采收加工:当地上茎叶全部枯黄时应及时采收,在畦的一端开40cm深沟,顺次取土、摘取根茎。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选地整地、种子拌种、双层覆膜和盖一层麦草等技术手段种植生地,实现了生地的高海拔繁育目的,有效提高生地的高海拔适应性,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梅,未经李延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蓼的根茎段快速扩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