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辊道窑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4240.1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明;宋国平;钱卫芳;石磊;陈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辊道窑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率辊道窑炉。
背景技术:
陶瓷生产的核心工艺是“烧成”,陶瓷制品前期的制作再精良,若最后“烧成”一关出现差错,则会前功尽弃。窑炉是实现这一生产工艺最关键的设备,是最影响制品质量、产量的设备之一,目前所使用的窑炉一般包括具有上开口的炉体和盖合该上开口的炉盖,在工艺投入生产之前,需要先根据实际需求测量并设计炉体的大小,然后安装并投放使用,现有的窑炉的炉腔为固定结构,其对烧结的陶瓷制品的尺寸范围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尺寸的陶瓷制品需要使用不同的窑炉进行烧结,所以,现有的窑炉在使用的时候对其适用的陶瓷制品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辊道窑炉可适应不同尺寸的陶瓷制品,适用性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率辊道窑炉,包括至少一个窑炉模块,每个所述窑炉模块包括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炉架、盖合所述炉架上开口的炉顶盖、盖合炉架下开口的炉底盖、安装在所述炉架内的传输装置及驱动所述传输装置运行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输装置运动,所述炉架包括四个填充有隔热材料的炉侧壁,所述炉顶盖、炉底盖和炉侧壁围设形成炉膛,所述炉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炉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炉侧壁,所述第一炉侧壁上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若干根平行排列设置在炉膛和进出料口内的辊轮,若干所述辊轮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炉侧壁上,所述第二炉侧壁上横向贯通设置有位移腔,所述位移腔内填充有弹性填充物,所述第二炉侧壁上固定有丝杆和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调节螺母,所述丝杆与调节螺母驱动调节位移腔的开合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腔设置在所述辊轮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腔设置在所述辊轮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二级传动装置,所述二级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辊轮连接的第一级传动装置及连接第一级传动装置和电机的第二级传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炉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级传动装置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在第二炉侧壁上的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套筒、与所述套筒配合的套杆及设置在所述套筒上以与所述套杆螺纹连接的锁紧套。
进一步的:所述炉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炉侧壁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抵持所述炉底盖。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架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螺杆,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抵持所述炉底盖。
进一步的:所述炉底盖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抵持孔。
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盖和炉底盖分别部分嵌入至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内。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高效率辊道窑炉通过在第二炉侧壁上横向贯通设置位移腔,在位移腔内填充弹性填充物,在第二炉侧壁上固定丝杆和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调节螺母,该丝杆与调节螺母驱动调节位移腔的开合大小,以调节炉膛的高度,从而可适应不同尺寸的陶瓷制品,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率辊道窑炉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高效率辊道窑炉的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圆圈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圆圈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回转窑窑体余热发电装置
- 下一篇:引风机便于拆解的锰加工旋转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