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4307.1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鹏;田永卫;苏文凤;赵丽娜;蓝洲远;孙秀琪;王悦飞;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3 | 分类号: | F16F9/43;B64C2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落架 缓冲 支柱 内腔充油 装置 | ||
1.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充油装置包括:充油油箱(1)、排油油箱(2)、液压泵(3)、真空泵(4)、压力表(5)、真空度表(6)以及顶针阀(11);
起落架的充气嘴通过设置有所述顶针阀(11)的管路分别连接至所述排油油箱(2)、所述充油油箱(1)、所述液压泵(3)以及所述真空泵(4);
在所述顶针阀(11)与所述排油油箱(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放油阀A(13)以及二通阀A(7);
在所述顶针阀(11)与所述充油油箱(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二通阀B(8);
在所述顶针阀(11)与所述液压泵(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放油阀B(12)、二通阀C(9)以及所述压力表(5);
在所述顶针阀(11)与所述真空泵(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二通阀D(10)以及所述真空度表(6);
所述液压泵(3)与所述充油油箱(1)连通,所述排油油箱(2)与所述充油油箱(1)均与大气连通;
充油方法如下:
A.关闭所有所述二通阀、所述放油阀以及所述顶针阀(11);
B.打开所述二通阀A(7),旋转所述顶针阀(11),逐渐将所述起落架充气嘴内的单向阀门顶开,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腔内的高压气体携带着液压油向外喷射,通过管路进入所述排油油箱(2);
C.当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腔内的空气降到大气压不再向外喷射气体时,关闭所述二通阀A(7),保持所述顶针阀(11)的状态不变,打开所述放油阀A(13),将管路内的余油排净,排净后关闭所述放油阀A(13);
D.保持所述顶针阀(11)的状态不变,打开所述二通阀D(10),将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锁定在最大外露量的位置,启动所述真空泵(4),观察所述真空度表(6),当真空度达到并稳定在99%以上时,关闭所述二通阀D(10);
E.保持所述顶针阀(11)的状态不变,打开所述二通阀B(8),所述充油油箱(1)内的液压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动压入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腔内,待液压油不再流动时,关闭所述二通阀B(8);
F.保持所述顶针阀(11)的状态不变,打开所述二通阀C(9),启动所述液压泵(3),观察所述压力表(5),将压力调整到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腔内设定的压力范围之内;
G.关闭所述二通阀C(9),旋转所述顶针阀(11),逐渐将所述起落架充气嘴内的单向阀门关闭,待所述顶针阀(11)完全关闭后,将所述顶针阀(11)与所述起落架充气嘴断开;
H.打开所述放油阀B(12),待管路内的余油排放干净后将其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油油箱(1)的出口处设有液压油过滤器(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泵(3)与所述顶针阀(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泵(4)的管路上设有空气滤芯(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泵(4)与所述顶针阀(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真空度调节阀(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支柱内腔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油油箱(1)与所述顶针阀(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速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液压减振支撑
- 下一篇:自冷却型磁敏弹性体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