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4754.7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钰;高强;任斐鹏;赵杨路;陆明;廖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漠 生态 修复 农林 种植 分层 节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沙漠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其步骤为:A、选择目标沙漠修复区域,开挖树穴;B、在沿树穴内壁设置防渗层,植入树苗,然后在树穴内从下至上设置有机质层、持水层、透水及保温层,树苗树根位于所述持水层,所述有机质层由腐殖质构成,所述持水层由细粒土和/或细砂构成,所述透水及保温层由粗砂构成;C、在所述透水及保温层上表面树苗周围设置若干底部开孔的种植箱,在种植箱内部种植果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节水效果、提高经济性、提高树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的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漠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林地毁坏大量砍伐、气候变暖河流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使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湖泊湿地急剧减少,频繁的气候灾害和地震地质灾害,已经容不得人们无视生态恶化和缓慢的不作为;
当务之急必须逐渐减少至停止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同时还要应加大人为干预力度和投入,加快对恶劣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生态恢复中,如何有效的治理干旱沙漠区,成为了目前我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对干旱沙漠区的治理,主要是采用在沙漠表面种植植被,当植被成活后,通过植物的根系稳固沙粒,防止雨水和风带走沙粒,并且保墒,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形成以片为单位的树林,同时每颗树必须形成深根,根系伸入地下,枝叶茂密,这种效果下人们才能迁移过去形成生活圈,然后彻底实现沙漠的生态修复;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效果,实现后,如对我国西北部的沙漠进行大面积修复后,更有助于我国的生态通道的建设;
从理论上来看,在沙漠地区种树,要形成上述的枝叶茂密、深根的大树以及树林,只要有足够水,是可以办到的,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的水资源在满足全国人民正常的生活、工业需求的情况下,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如此大的水量,同时,如果过渡地消耗转移,对生态也是一种破坏,所以沙漠生态修复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所以,现在的沙漠生态修复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包括从输水方式上的改变,如喷灌、埋管灌、滴灌等,或者输水后采用一些保水方法,如在树穴下布置塑料薄膜等;
但是,无论在哪种方式上进行改进,现有技术的节水效果还是不理想,成本还是太高,经济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节水效果、提高经济性、提高树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的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沙漠生态修复及农林果蔬种植的分层节水方法,其步骤为:
A、选择目标沙漠修复区域,开挖树穴;
B、在沿树穴内壁设置防渗层(锁住树穴里的水),植入树苗,然后在树穴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机质层、持水层、透水及保温层,树苗树根位于所述持水层,所述有机质层由腐殖质构成(给树苗提供养分,提高树苗的存活率),所述持水层由细粒土和/或细砂构成,所述透水及保温层由粗砂构成,所述透水及保温层在所述树苗存活后铺设;
C、在所述透水及保温层上表面树苗周围设置若干底部开孔的种植箱,在种植箱内部种植果蔬,使所述种植箱内种植果蔬多余的水从种植箱底部流入所述树穴中供树苗生长。
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对水实现二次利用,先把水用于所述果蔬种植的使用,然后果蔬使用多余的水通过所述种植箱底部的孔流入透水及保温层,然后到达所述持水层,对树苗的根部提供水,然后有机质层的设定,可以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未经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