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610125206.6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阎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虎林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43;A61K31/54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孢 哌酮钠 舒巴坦钠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涉及一种复方抗生素,具体涉及一种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 钠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头孢哌酮为国家基本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可用于敏感产酶菌 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对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内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然而, 头孢哌酮易被β-内酰胺酶破坏,失去药效。目前,为了抑制此类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 用,除了开发能抵抗酶水解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还发展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 胺类抗生素的药物组合物。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组合不但增强了抗生素的活 性,还增大了其抗菌谱,提高了对感染的治疗效果。舒巴坦钠为不可逆性竞争型β-内酰胺酶 抑制剂,头孢哌酮属于青霉素类药品,容易被β-内酰胺酶水解,为了增强头孢哌酮的活性, 临床已出现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运用,达到协同作用的疗效。生产过程中采 用头孢哌酮和舒巴坦钠两种原粉物理混合,溶解速度不理想,在临床使用时影响疗效,且具 有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多年来临床研究已证明,抗生素较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而在β-内酰 胺类抗身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中,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聚合物才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 应的真正过敏源,因此严格控制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杂质包括多肽、蛋白、多 糖等杂质,或抗生素和蛋白、多肽、多糖等的结合物,它一般来源于发酵工艺。内源性杂质指 抗生素药物自身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此类聚合物可来自生产过程,又在储存过程中产生, 甚至用药时也会产生。对于现在的生产工艺来说,外源性高分子杂质已经较少产生,而对内 源性聚合物的控制才是当前抗生素高分子杂质质量控制的重点,控制高分子聚合物含量, 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N104650115公开了一种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特种超细粉体,其中头孢哌酮钠超 细粉体的颗粒直径为0.5~3μm,但是由于头孢哌酮钠性质不稳定,超微粉化由于比表面积增 大,增加了头孢哌酮钠聚合的可能,从而增加了临床用药风险。
鉴于以上问题,急需研究一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 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聚合物及其他杂质、复溶性不好等问题,提高所得注射用头孢 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过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安全性高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合物,本发明 组合物包含粒径d95在90μm~60μm范围内的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粒径d95选自在90μm~80μm、 90μm~70μm、80μm~70μm、80μm~60μm、70μm~60μm、85μm~80μm、85μm~70μm、85μm~60μm、75μm~70 μm、75μm~60μm、75μm~65μm、70μm~65μm、70μm~60μm或65μm~60μm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的重量比在1~4:1。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所述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的重量比选自4:1、3:1、2:1或1:1。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所述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的重量比为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 述头孢哌酮钠微粉与舒巴坦钠微粉的重量比为2: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 性成分一起制备成制剂。所述药学上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可为填充剂、稀释剂、崩解剂、粘合 剂、缓释剂、润滑剂等。所述填充剂优选乳糖、甘露醇、葡萄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中的 一种或几种;上述崩解剂优选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几 种;上述缓释材料优选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粘合 剂优选聚维酮、预胶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润滑剂优选硬脂酸镁、 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虎林,未经阎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