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25359.0 申请日: 2016-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5663845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孙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 孙振芳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10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酒渣鼻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渣鼻(rosacea)又称酒糟鼻、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的慢性 皮肤炎症。早期表现为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发丘疹、脓疱 和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鼻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 的基础上,由于某些有因素的作用,如颜面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 期扩张、消化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嗜酒、 辛辣食物的刺激等引起局部生理及病理变化。有人认为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内 的蠕形螨(即毛囊虫)的刺激,其代谢产物及排泄物引起的炎症是酒渣鼻的重 要发病因素。

本病常发于中年人,女性较多,但病情严重的常是男性患者,好发于颜 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两颊、颌部和额部,病程经过缓慢,病期 长久者可致鼻端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隆起,表面凸凹不平,称为鼻赘。 酒渣鼻的病变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如下:1.红斑与毛细血 管扩张期: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表面油腻发 亮,以后可累及颊部。2.丘疹期:在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常伴慢性 炎症,有圆形、暗红色,针头至黄豆大小水肿性毛囊丘疹和脓疱。3.肥大期(又 称鼻赘期):鼻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鼻尖、鼻翼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 结节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显著,毛囊口扩大,本期少见。

祖国医学《景岳全书》云:"酒渣鼻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 瘀凝滞而成,故先紫后黑。"《医林改错》中强调本病是气血瘀滞所致,主张 以通窍活血。青壮年气血方刚,血热熏肺或因嗜酒,或喜食肥甘厚味,助升 胃火,肺胃积热,熏蒸颜面,而生红斑、丘疹、脓疱。再因风寒外束,气血 瘀滞,致形成赘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 疗效确切且毒性作用小的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所 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佛肚花、榆叶、沙芥、葛蕈、黑塔子根、鱼 胆草、扶桑花、竹节蓼、斑茅、紫葳根、垂丝卫矛、蜘蛛香、松笔头、旱田 草、穿心草和地锦草。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佛肚花10~ 20份、榆叶15~30份、沙芥30~40份、葛蕈15~25份、黑塔子根5~15 份、鱼胆草10~20份、扶桑花5~15份、竹节蓼30~40份、斑茅25~40 份、紫葳根10~20份、垂丝卫矛10~20份、蜘蛛香20~35份、松笔头15~ 25份、旱田草5~20份、穿心草20~30份和地锦草25~35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佛 肚花15~20份、榆叶25~30份、沙芥35~40份、葛蕈20~25份、黑塔子 根10~15份、鱼胆草15~20份、扶桑花5~10份、竹节蓼30~35份、斑茅 30~35份、紫葳根10~15份、垂丝卫矛15~20份、蜘蛛香25~30份、松 笔头20~25份、旱田草10~15份、穿心草25~30份和地锦草30~35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佛 肚花20份、榆叶26份、沙芥38份、葛蕈21份、黑塔子根15份、鱼胆草 16份、扶桑花10份、竹节蓼32份、斑茅35份、紫葳根12份、垂丝卫矛19 份、蜘蛛香26份、松笔头24份、旱田草12份、穿心草28份和地锦草32 份。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 6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 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 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 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 粉,混合,获得散剂。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振芳,未经孙振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