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口令生成方法、设备和认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5486.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赫季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季芬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口令 生成 方法 设备 认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口令生成方法、设备和 认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 的发展大趋势。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已成 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动态口令 作为最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之一,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由于它 使用便捷,且与平台无关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动态口令技术已成为身 份认证技术的主流,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网游、金融等领域。
由于动态口令具有一次性(即每次口令不重复),用动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认证方式。传统的动态口令方法都是基于时间同步的动态口 令,对标准时间用口令生成密钥(公钥)加密生成动态口令。参考专利文献 CN104683356A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令牌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和 服务器中分别通过一内置的卫星授时模块获取精确的当前时间,随后分别在客 户端和服务器中生成动态口令,最后在服务器中完成动态口令的认证。
但由于标准时间是一个公开可知的信息,动态口令是对应的加密结果,这 就存在暴力破解可能,通过收集用户发出的大量动态口令,对应发出口令时的 标准时间,反向破解动态口令生成密钥。一旦密钥被破解,就会造成严重的安 全后果。
在车联网应用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往往需要周期、定时的与中心交互, 如上报车辆状态、接收指挥指令、判断与指挥中心链路是否正常等。特别对于 警用、军用车辆来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中心的周期性交互由于数据量大, 可能被截获的数据多,就更需要高安全级认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基于时间同步的动态口令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 动态口令生成方法、设备和认证方法及系统。该动态口令生成方法,采用动态 令牌的位置信息、时间和一个随机参数相结合,生成动态口令,针对该动态口 令进行认证。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口令生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当前位置信息P和当前的标准时间T;
S102,获得一个参数R和动态口令生成设备的编号Q;
S103,对位置信息P、时间T、参数R和编号Q采用摘要算法,生成摘要D;
S104,使用加密算法对位置信息P、时间T、参数R、编号Q和摘要D进行 加密后,得到动态口令。
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的参数R为随机参数或用户输入参数。
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的摘要算法为MD5或SHA-1;步骤S104中的加密算 法为RSA加密算法或SM2。
一种动态口令认证方法,对于如上任一项的动态口令生成方法生成的动态 口令进行认证,它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接收的动态口令进行解密,解密后得到位置信息P0、时间T0、参 数R0、编号Q0和摘要D0;
S202,判断编号Q0是否存在设备列表中,如存在,则转到步骤S203,否则, 认证失败;
S203,采用动态口令生成方法相同的摘要算法,对位置信息P0、时间T0、 参数R0和编号Q0采用摘要算法,生成摘要DD,判断DD是否等于D0,若DD不 等于D0,认证失败,若DD等于D0,转到步骤S204;
S204,预设时间阈值B,计算当前时间Tp和动态口令的时间T0之间的时间 差Td=|Tp-T0|,若Td≧B,认证失败,若Td﹤B,时间认证成功。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置认证,位置认证包括以下步骤:
S205,前两个连续动态口令都认证成功,且获取前两个连续动态口令对应 的位置信息P1、位置信息P2和时间T1、时间T2,位置信息P1的坐标为(X1,Y1), 位置信息P2的坐标为(X2,Y2);
S206,在位置信息P1和位置信息P2延长线上,设定圆心O,圆心O与位置 信息P2之间的距离为半径r,半径r为设定值,以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 该圆为预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季芬,未经赫季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