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不锈钢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5652.7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愿;蒋东华;蒋红俊;周江;赵洪章;徐玲利;沈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亚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04;C22C38/02;C22C38/42;C22C38/54;C22C33/06;C21C7/06;C21D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相不锈钢丝,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011%,Cr:23%,Ni:5.5%,Mo:3%,Mn:0.4%,Si:0.4%,Cu:0.2%,N:0.15%,Ce:0.05%,B:0.003%,余量: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双相不锈钢丝的制备方法为:中频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热轧--拉丝、固溶--表面酸洗并清洗--冷拉;
其中,中频感应熔炼过程中,原料经加热烘干,保持原料干燥纯净,降低钢中的气体含量,为保证双相不锈钢的纯净度,所选原材料为纯净度较高的金属,中间合金均为超低碳合金,中频感应熔炼时各元素的加入顺序为:纯铁、镍板连同渣料放入感应炉中,待熔化成铁水后,加入铬铁中间合金、硅铁、钼铁,熔化后静置,加入电解铜和铈铁中间合金,测试钢液中的氮含量,根据氮含量值,加入氮化锰后,根据钢液中的锰含量,加入电解锰对锰元素进行补充,钢中的硼元素通过渣料中的硼砂获得,钢中的硼元素获得率按硼砂量的0.3%计;
渣料为石灰、萤石、硼砂和少量硅钙,石灰与萤石的质量比为3:1,石灰按每100Kg钢液加入2kg计,硅钙作为脱氧剂加入,硅钙的质量占渣料总质量的1-5%,保持白渣便可;
中频感应熔炼后将钢液浇注成坯锭进行电渣重熔,进一步净化钢锭,降低钢的杂质,电渣重熔后铸锭热轧成直径为5mm的粗钢丝,进行拉丝;
在进行拉丝工艺时,总减径量达到70-80%时,须进行固溶处理,具体操作流程为:
(1)第一道固溶处理
热轧制直径5mm的粗钢丝,经1060℃×0.5h固溶处理,出炉后快速水冷,使用20%硝酸与5%氢氟酸混合后进行酸洗钝化并烘干,第一道拉丝直径按1.06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4.7mm,第二道拉丝直径按1.09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4.3mm,第三道拉丝按1.1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3.9mm,第四道及后面拉丝均按1.1系数进行减径,直至2.4mm直径,总减径量在76.96%;
(2)第二道固溶处理
直径2.4mm钢丝,1060℃×0.4h固溶处理,出炉后快速水冷,使用20%硝酸与5%氢氟酸混合后进行酸洗钝化并烘干,第一道拉丝直径按1.06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2.26mm,第二道拉丝直径按1.09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2.1mm,第三道拉丝按1.1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1.9mm,第四道及后面拉丝均按1.1系数进行减径,直至1.1mm直径,总减径量在78.99%;
(3)第三道固溶处理
直径1.1mm钢丝,1000℃×0.3h固溶处理,出炉后快速水冷,进行酸洗并烘干,第一道拉丝直径按1.03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1.068mm,第二道拉丝直径按1.05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1.017mm,第三道拉丝按1.07系数进行减径,直径为0.95mm,第四道及后面拉丝均按1.07系数进行减径,直至0.5mm直径,总减径量为79.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亚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亚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6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屏蔽用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建筑用耐火钢材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