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6908.6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枭;韦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糖蜜酒精废液500‑600份、香菇菌渣50‑70份、角叉菜45‑60份、蚯蚓粪30‑40份、鹿沼土18‑20份、片沸石3‑5份、伊利石3‑5份、海泡石6‑8份、芽孢杆菌1份、醋酸菌0.5份、乳酸菌0.1份和酵母0.3份;芽孢杆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以重量比为2:1:1组成,醋酸菌由木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和巴氏醋酸杆菌以重量比为1:3:2组成,乳酸菌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以重量比为2:1组成,酵母由酿酒酵母和粟酒裂殖酵母以重量比为2:1组成。本发明的改良剂可以长效持续改良盐碱土壤质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不低于9.5亿公顷,其中我国约为1亿公顷。土壤盐碱化是严重制约世界和中国农业发展的痼疾之一,各国科学家对盐碱土壤改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几种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各有所长,但亦各有缺陷和改善的空间。
目前在中国广泛采用大水漫灌洗、排盐碱的方法,其缺点是对地下水位有较高要求,容易复发形成次生盐碱,并且对水的消耗量极大。此外,如果盐碱土壤板结情况严重,或遇到钠含量极高的黑碱时,则水洗很难见效。多数情况下,水洗必须与化学方法结合才能产生较理想的效果。
在盐碱土壤改良的化学方法中,通过向盐碱地撒施石膏,使石膏中的钙离子置换土壤胶体中的钠离子等阳性离子,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施方法是将石膏矿石破碎磨细后直接撒施于农田,经翻土耙平后以水灌溉,形成钙离子与钠离子的置换,降低土壤碱化度,同时形成钙胶体,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矿石研磨后的颗粒通常较粗,造成不能充分与土壤中成分发生反应,影响了改良效果。其它的化学方法,如使用磷石膏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料替代石膏,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粒度问题,但是其重金属残留问题比较突出,大面积应用是否存在风险尚难定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营养元素、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通透性的优点,本发明的盐碱土壤改良剂还可以长效持续改良盐碱土壤质地,消除植物生理缺素症状,清除土壤团粒中多余的钠离子从而改善耕作层土壤环境,保证作物在盐碱土壤上正常出苗和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盐碱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糖蜜酒精废液500-600份、香菇菌渣50-70份、角叉菜45-60份、蚯蚓粪30-40份、鹿沼土18-20份、片沸石3-5份、伊利石3-5份、海泡石6-8份、芽孢杆菌1份、醋酸菌0.5份、乳酸菌0.1份和酵母0.3份;
其中,所述芽孢杆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以重量比为2:1:1组成,所述醋酸菌由木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和巴氏醋酸杆菌以重量比为1:3:2组成,所述乳酸菌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以重量比为2:1组成,所述酵母由酿酒酵母和粟酒裂殖酵母以重量比为2:1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盐碱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糖蜜酒精废液550份、香菇菌渣60份、角叉菜52份、蚯蚓粪35份、鹿沼土19份、片沸石4份、伊利石4份、海泡石7份、芽孢杆菌1份、醋酸菌0.5份、乳酸菌0.1份和酵母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