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7190.2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原;桑董辉;王康玲;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球面 并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
背景技术
地形沟壑纵横,高低不平,且存在障碍物,因此具有单一功能的移动机器人(例如轮式、腿足式和履式)也就不能够满足具有多重特征的海洋环境。轮-腿复合移动方式兼有轮式移动的高效性及腿式移动的良好越障性能,是复合式当中研究较多的一种。但遗憾的是,现有轮-腿复合移动方式只实现了轮子和腿足间功能上的简单组合,而结构上两者是完全独立的,并没有融合为一体,因此它们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实现不同移动方式间的转换,一般还须增加专门的辅助机构,这样使得腿机构更加复杂且不够灵活。
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轮-腿复合式腿机构采用串联机构,这样不仅使关节驱动电机密闭封装困难,而且存在转弯半径小、自重负荷比大和姿态单调等不足之处。与一般轮-腿复合移动方式不同,并联多腿足姿态调整的轮-腿复合移动方式除了能提供轮子转动驱动外,还能根据机器人移动操纵任务需求产生其它多维方向上的轮子空间姿态调整运动,从而使海洋移动机器人能以形态各异的轮子空间姿态自适应海洋环境,这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地形适应和避障能力。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自由度少、刚度重量比大、运动姿态丰富、动态性能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为此提出基于少自由度轮-腿复合式并联腿机构创新设计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水下机器人,其能够实现轮腿多姿态的球面工作空间,提高水下机器人转向和越障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其中:
所述静平台为半圆形,所述动平台为方块形;
所述静平台的一端和所述动平台的一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转动副、第一万向节、第一螺旋副和第二万向节,从而形成第一RUHU运动支链,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副由设置在所述静平台上的第一电机驱动;
所述静平台的上端和所述动平台的上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转动副、第三万向节、第二螺旋副和第四万向节,从而形成第二RUHU运动支链,其中所述第二转动副由设置在所述静平台上的第二电机驱动;
所述静平台的另一端和所述动平台的另一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转动副、第五万向节、移动副和第四转动副,从而形成RUPR运动支链,其中所述第三转动副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静平台上;
所述静平台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动平台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六万向节,从而形成RUR中间运动传递支链,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末端设置有轮子。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所述机器人外壳的下部设置有上述的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所述机器人外壳内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的第一传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的数量为4个,对称前后分布在所述机器人外壳的两侧,形成四足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外壳的上部设置有升降螺旋桨,所述机器人外壳的后部设置有推进螺旋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两条RUHU运动支链及RUR中间运动支链共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球面二自由度的轮-腿复合并联机构。本发明利用新型球面并联机构改变了轮的空间运动姿态,从而实现了水下机器人行走时的转向和越障的姿态调整动作;该并联机构只有两个自由度,三条支链,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中间运动传递支链实现了主轴电机与轮之间的旋转运动传递。该球面并联机构与轮有机结合,实现了单机构多姿态的运动功能,与传统的串联机构相比,省去了很多关节和驱动,使水下机器人的轮-腿复合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该机构可单套安装使用,具有模块化应用、便于批量生产的优点;本发明的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在双电机的控制下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响应速度快,使轮子快速实现各种姿态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腿复合球面并联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静平台2和动平台9,其中:
静平台2为半圆形,动平台9为方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威海),未经山东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7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试样试验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电子产品装配线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