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农机效率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林网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7311.3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郑雷 |
地址: | 73003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农机 效率 规模化 经营 农田 林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及林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农机效率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林网。
背景技术
农田防护林是指各个地方为改善农田的区域小气候,并保证农田作物丰收、稳产的防护林。在中国北方,防护林对于降低风速、调节气温、涵养农田水分、增加土壤与大气湿度、防止水土流失能起到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对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防护林相互衔接,又可称为农田林网。2014年11月20日,《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然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有的农田林网建设,都是基于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予以建设和推进的,农田林网建设都是以农户和家庭为斑块和地界建设的。土地流转的政策推广开来以后,大户将原有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承包并规模经营。原有的农田林网建设结构与方法,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经营的需求,矛盾凸显严重。同时,原有林网为能效考虑林网透光度、透风度对于周边作物尤其是林带背风面作物的产出效益。在局部地方、局部区域,农田林网不适应规模化经营的效益需求,损毁严重。因此,在原有建设基础上,提出新的农田林网改进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农机效率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林网。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农机效率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林网,包括主林带和副林带,所述主林带左边内侧设有水渠,主林带右边内侧设有依次设有田间道路和水渠;所述副林带设有左右交错的交叉断面,交叉断面的宽度按照实际区域地块的适宜及实际种植结构需求,按照最大型机械所需的通过宽度设计;所述交叉断面设有地权石和农田出入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使得原有独立的地块联通为一体,机械耕种过程中,能够大片连续耕种。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节省了耕作时间及耕种成本。
2、本发明的交叉断面的宽度按照实际区域地块的适宜及实际种植结构需求,按照最大型机械所需的通过宽度设计。使得耕作过程不受断面宽度限制,耕种的种植结构随意性较强。
3、断面区域水土日照条件转好,适当的扩大了土地耕种面积,提高了亩产效益。
4、地权石的提出,也使得原有土地承包权产权明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次要风害风向2—地权石3—副林带4—交叉断面5—水渠6—田间道路7—农田出入口8—主林带9—主要风害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的一种提高农机效率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林网,包括主林带8和副林带3,主林带8左边内侧设有水渠5,主林带8右边内侧设有依次设有田间道路6和水渠5;副林带3设有左右交错的交叉断面4;交叉断面4设有地权石2和农田出入口7。
耕作时,农业耕作机械从田间道路6跨过水渠5由农田出入口7进入农地,耕作完第一个地块后,无需返回,直接通过按照实际区域地块的实际种植结构需求,按照最大型机械所需的通过宽度设计的农田林网交叉断面4进入第二地块继续耕作,直至最后大规模耕作的第N个地块,然后通过下一个农田出入口7退出农地,此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减少了耕作成本,同时扩大了可耕种面积及其日照条件;同时,在原有的地块防护林中间,设立地权石6,以界定原有承包权,明晰相关权利。
以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三二村、三三村为例,2012年,在原有三二村集中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将三三村、三一村部分与三二村接壤的耕地也纳入流转面积,总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2万亩。此种整体流转的模式探索出了农地流转经营、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率先在绿洲农业上走出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受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方式在农田林网的制约下也受到约束,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3年间,农田林网建设遇阻,且损害严重。
在此背景下,项目设置课题实验,目的在于测算通过交叉断面的开通,林网带种植结构的变化,交叉断面防风效果、效益以及林网背风面经济效益的变化。
在农田林网副林带的内部区域,在原有网格大小、长度、疏透度、高度、行数、株行距不变的情况下,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1)观测区域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7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自控调节锅炉烟气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