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含水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7487.9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韩文;许婧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6/02 | 分类号: | C08G16/02;B22C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张建山 |
地址: | 750021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量 快速 硬化 呋喃树脂 脱水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含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包括将多聚甲醛100‑200份、糠醇160‑350份以及溶剂乙二醇100‑150份以及有机酸催化剂1‑3份加入至反应釜,升温反应生成含有2,5‑二羟甲基呋喃的初聚物;继续加入糠醇300‑500份,继续反应;继续加入尿素20‑50份,继续反应;以及加入糠醇100‑200份,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出料,各原料组分的份数为重量份数。本发明提供的低水含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生产过程不脱水,产品具有快速硬化的特点,起模时间与可使用时间比值可达到8:1,尤其适用于南方高湿条件下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低水含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呋喃树脂是常见的铸造砂型用粘结剂,呋喃树脂砂的硬化过程是在强酸作用下的缩聚失水过程,在使用呋喃树脂砂造型中,硬化反应产生的水分从砂型内部向外扩散过程缓慢,另外,树脂中的水分也会阻碍硬化过程,所以呋喃树脂的硬透性较差。尤其是在我国南方高湿条件下,呋喃树脂砂的硬化工艺性能更差,如可使用时间较长,完全固化所需的时间更长,这给要在室温下较快速固化带来了困难。所以在我国南方高湿条件下,不仅要求树脂本身反应活性高,反应速度快,也要求树脂中的水分含量在很低的水平,因此急需改进呋喃树脂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水含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以解决在我国南方高湿条件下的呋喃树脂的硬化工艺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水含量快速硬化呋喃树脂的不脱水生产方法,包括:将多聚甲醛100-200份、糠醇160-350份以及溶剂乙二醇100-150份以及有机酸催化剂1-3份加入至反应釜,升温反应生成含有2,5-二羟甲基呋喃的初聚物;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300-500份,继续反应;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尿素20-50份,继续反应;以及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100-200份,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出料,其中,各原料组分的份数为重量份数。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所述有机酸催化剂为草酸。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300-500份,搅拌均匀,在105-110℃继续反应30分钟到1小时。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尿素20-50份,搅拌均匀,在100-105℃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0分钟到1小时。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将多聚甲醛100-200份、糠醇160-350份以及溶剂乙二醇100-150份以及有机酸催化剂1-3份加入至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在106℃-108℃的条件下反应2-3小时,生成含有2,5-二羟甲基呋喃的初聚物。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包括:将多聚甲醛100份、糠醇160份以及溶剂乙二醇100份以及有机酸催化剂1份加入至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在106℃的条件下反应2小时,生成含有2,5-二羟甲基呋喃的初聚物;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300份,搅拌均匀,在105℃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0分钟;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尿素30份,搅拌均匀,在10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1小时;以及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100份,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出料,其中,各原料组分的份数为重量份数。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包括:将多聚甲醛200份、糠醇350份以及溶剂乙二醇150份以及有机酸催化剂3份加入至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在108℃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生成含有2,5-二羟甲基呋喃的初聚物;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400份,搅拌均匀,在106℃继续反应40分钟;在所述反应釜中继续加入尿素50份,搅拌均匀,在102℃的条件下继续反应1小时;以及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糠醇200份,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出料,其中,各原料组分的份数为重量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7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