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268.2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艳翠;胡强;杨健;卢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辅助支路 换热系统 喷射 冷媒流通 主循环回路 连通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气液分离器 喷射器 电子膨胀阀 第一开关 第一流路 液分离器 依次设置 综合能力 四通阀 压缩机 阀口 换热 进液 能耗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主循环回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喷射支路,喷射支路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喷射支路的另一端与主循环回路的位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第一流路连接,喷射支路上设置有喷射器和位于喷射器的进液方向的第一开关阀;辅助支路,辅助支路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辅助支路的另一端与第四阀口连通,喷射支路有冷媒流通时辅助支路有冷媒流通,喷射支路无冷媒流通时辅助支路无冷媒流通。本申请中的换热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系统存在换热系统能耗高、换热综合能力系数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室外环境较为恶劣情况下,如零下30℃,换热系统对压缩机的工作压比要求非常高,通常采用两个压缩机或一个特制的补气增焓压缩机保证换热系统的正常运行。但随之而来的,就会增加压缩机的功耗,使得换热系统的制热系数非常小,不能满足节能政策。目前厂家基本采用多级压缩机压缩的方式来满足制热等恶劣工况需求。
由此可知,目前,换热系统存在换热系统能耗高、换热综合能力系数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系统存在换热系统能耗高、换热综合能力系数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主循环回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与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通,第一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通,气液分离器与四通阀的第四阀口连通;喷射支路,喷射支路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喷射支路的另一端与主循环回路的位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第一流路连接,喷射支路上设置有喷射器和位于喷射器的进液方向的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控制喷射支路是否有冷媒流通;辅助支路,辅助支路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辅助支路的另一端与第四阀口连通,辅助支路上设置有节流阀,喷射支路有冷媒流通时辅助支路有冷媒流通,喷射支路无冷媒流通时辅助支路无冷媒流通,且主循环回路的位于气液分离器与第四阀口之间的第二流路的通断状态与辅助支路的通断状态相反。
进一步地,换热系统具有低负荷运行工况和高负荷运行工况,当压缩机的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力比值小于等于3.5时,换热系统处于低负荷运行工况,第一开关阀关闭,喷射支路无冷媒流通,辅助支路无冷媒流通,节流阀的开度为零;当压缩机的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力比值大于3.5时,换热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行工况,第一开关阀开启,喷射支路有冷媒流通,辅助支路有冷媒流通。
进一步地,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当压缩机的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力比值小于等于3.5时,第二开关阀开启;当压缩机的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力比值大于3.5时,第二开关阀关闭。
进一步地,换热系统仅具有制冷模式,第一开关阀为两个,两个第一开关阀包括第一个第一开关阀和第二个第一开关阀,喷射支路包括:第一流段,第一流段将第一流路与喷射器的喷嘴连接,第一个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一流段上;第二流段,第二流段将第一流路与喷射器的吸入腔连接,第一流段与第一流路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点,第二流段与第一流路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相对于第二连接点靠近第一换热器所在的一侧,第二个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二流段上,且第一流路的位于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流段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的开闭状态与喷射支路的通断状态相反;第三流段,第三流段将喷射器的扩压腔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